首页 理论教育 为2020年后的扶贫打基础:生理性贫困人口保障政策设计优化

为2020年后的扶贫打基础:生理性贫困人口保障政策设计优化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后,相对贫困人群也会成为重点保障对象。随着减贫工作的继续开展,第二类群体在贫困总人口中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在脱贫攻坚阶段,政府也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理念,设计更符合贫困人口需要的服务内容,尤其是面向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强化相关服务建设,更好地为后扶贫时代的扶贫工作做准备。

为2020年后的扶贫打基础:生理性贫困人口保障政策设计优化

2010—2017年,我国贫困人口从16566万减少至3046万,贫困发生率从17.27%降低至3.1%。大部分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已相对较低,目前统计意义上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多数已实现脱贫,但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客观存在。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后,相对贫困人群也会成为重点保障对象。相对贫困人群主要有两类:一是短期发展失败而陷入贫困的人群;二是劳动能力薄弱的群体。随着减贫工作的继续开展,第二类群体在贫困总人口中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对于相当一部分的贫困人口而言,开发式扶贫措施是失效的,影响家庭劳动力劳动生产需要通过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脱贫,尤其是与这些群体特征相吻合的保障性政策的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人民置于发展的主体地位,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指导着扶贫工作要更贴近贫困人口所需要的服务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要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倾斜。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是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符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也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在脱贫攻坚阶段,政府也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理念,设计更符合贫困人口需要的服务内容,尤其是面向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强化相关服务建设,更好地为后扶贫时代的扶贫工作做准备。具体而言,不仅要提升便利的公共服务内容供给,同时还要强化公共服务的团队建设。(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