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

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城市数字化的过程,可以遵循以下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来进行:1.以人为本。一个城市再高效,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从技术构架来看,智慧城市早期阶段称之为1.0阶段,也是城市信息化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一些具体行业中进行分散应用的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

怎么判断一座城市是不是真的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衡量智慧只有两个维度:第一,百姓能不能感受到城市的智慧,能不能享受到城市信息化的建设成果;第二,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能不能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城市活跃、新鲜、及时、有效、丰富、完善的大数据,来对城市进行智慧决策。这两个维度也是我们“城市通”平台的根本出发点。

构建城市数字化的过程,可以遵循以下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来进行:1.以人为本。一个城市再高效,最终是为人服务的。2.城市数字化建设,必须要站在城市全局高度来打造城市级互联互通平台。3.对城市数字化的构建需要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4.打通信息孤岛需要跨部门进行数据汇集、业务协同。5.现在是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要从整个城市软件运行环境来构建软件基础设施。6.数字时代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这些技术和手段最终目的是让百姓生活更便捷;改变城市发展环境、营商环境;实现政府协同办公,高效政务;通过便民、强企、优政达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目的。

从技术构架来看,智慧城市早期阶段称之为1.0阶段,也是城市信息化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一些具体行业中进行分散应用的建设。随着技术进步,到了2.0时代,不同的系统在不同的行业中进行了整合,建设了基于不同行业的智能化主题应用。虽然教育、旅游、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都非常迅速,但这些行业之间仍没有互联互通,不能实时地进行数据交换,不能进行服务共享。如今,进入了智慧城市建设3.0时代,我们打造了城市级互联互通平台——“城市通”,提供了一系列如:实名认证、电子证照、虚拟卡、组织管理、神经元、互联网统一支付、统一搜索、统一通讯等基本功能。这个平台建立后,就可以把行业级应用、服务和数据汇集到互联互通平台上,基于此可以进行跨行业的链接。(www.xing528.com)

从效果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多种身份,可归结为三类:1.公民身份。每个公民对应身份证号终身不变,社会公民可享受到相对应的公民权益,具备绝对唯一性。2.组织身份。隶属于不同的单位,在工作变动当中此时可能是A企业的总经理,彼时又成为B企业的CEO,在不同企业、不同组织当中对应岗位职责不同。3.个人身份。比如探险团队的驴友,足球俱乐部的会员……这个身份是无穷的。组织身份对应的是岗位职责,公民身份对应的是公民权利,个人身份对应的是个人社交信息。人可以在多个社会场景中发生连接和联系,在数字时代、虚拟世界,人是以账号面目出现的,我们为每个人、每个企业、政府每个部门、每个场景建立管理平台,最后形成多账号、多身份、多组织、多场景、多应用的交织模型。

基于移动端使用产生鲜活的行为数据、需求数据、管理数据、业务数据,结合城市大数据已建立的法人库、人口库、宏观经济运行库等基础信息库,加上基于物联网、智能终端采集的城市状态数据,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分析,形成用户画像,为政府智慧化决策提供依据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