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步骤

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步骤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隔离型基本农田作用是使基本农田具有隔离和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作用。另外,根据各项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程度不同,也可使用在重点隔离空间确定的范围内“反减”的方法,扣除该范围内不宜入选基本农田的指标标准,从而将剩下的空间规划为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保护区。

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步骤

隔离型基本农田作用是使基本农田具有隔离和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作用。重点在于将城市建设用地蔓延程度严重地区的农用地规划为基本农田。

要明确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的空间位置与分布,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第一,必须首先明确城市建设用地的隔离需求,即找出城市建设用地产生蔓延的空间,分析其蔓延程度与特征,明确是否有必要对其未来的蔓延实施隔离。在明确城市建设用地的隔离需求时可通过模型法或归纳法。第二,制订合理的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标准。即有针对性地在关键空间布置基本农田,根据蔓延程度与该区域周围农用地的资源状况,决定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的缓冲距离,从而起到隔离和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作用。

因此,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步骤如下:

1.数据基础处理

包括多源数据的统一、分区县数据的拼接、数据空间插值等,使所有数据达到计算的精度要求。

2.明确城市建设用地隔离需求的重点空间

城市建设用地隔离需求,其实质是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蔓延程度与空间特征的分析,找出需要实施隔离的重点空间。

(1)隔离需求预测之模型法

借鉴城市扩展和城市蔓延的相关评价指标,从建设用地扩展度和建设用地蔓延度两个方面来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蔓延度评价模型。通过准确的数据计算,明晰城市不同区域蔓延的综合指数值,将这些蔓延指数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类别,表示不同水平的蔓延状态,并选择蔓延状态严重或较严重的区域作为隔离需求区域。

建设用地扩展度:根据建设用地扩展的类型和速度,确定需要实施隔离限制的区域,使用林地、绿地、农田等隔离性用地设置,限制具有明显扩展趋势的建设用地(主要指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城镇与工矿用地)的扩展发展。

建设用地蔓延度:根据建设用地蔓延度可判断出空间上明显表现为蔓延特征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周围划定一定范围的禁建区,起到隔离限制城市蔓延的作用。

具体的城市蔓延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7-3所示。

表7-3 城市用地蔓延度评价指标(www.xing528.com)

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空间数据定量分析,客观性好。但目前有关城市蔓延度的定量评价指标多是基于西方的城市化背景提出的,并不能切实反映我国城市蔓延的独特成因和空间特征,而国内关于城市蔓延的针对性研究还比较少,还没有关于城市蔓延量化方法的系统研究(蒋芳等,2007);所以该方法对数据要求高,应用受到的限制较多。

(2)隔离需求预测之归纳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差异,并结合历次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相关研究的结论,确定出城市蔓延的主要地类与主要分布区域,归纳总结出城市建设用地的隔离需求区域。

具体包括:第一,归纳分析历次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第二,分析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工业用地、城镇用地等)的扩展强度与空间特征;第三,归纳总结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蔓延模式与隔离模式;第四,明确城市建设用地隔离需求的重点空间。

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梳理为主,避免了因城市蔓延指数选择失误而产生的错误,且对数据的要求相对较低,便于操作。但对相关成果的资料要求较高。

3.入选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的标准设定

根据重点隔离空间确定的范围,选择该范围内符合基本农田规划入选标准的地块,构成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保护区。设定的入选标准为:第一,地类为农用地;第二,单个农用地斑块面积大于1 hm2;第三,单个农用地斑块小于1 hm2,但是与其他农用地斑块毗邻距离小于20 m。以上条件同时满足第一和第二,或第一和第三,则均可规划为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

另外,根据各项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程度不同,也可使用在重点隔离空间确定的范围内“反减”的方法,扣除该范围内不宜入选基本农田的指标标准,从而将剩下的空间规划为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保护区。“反减”法的扣除标准为:第一,单个建设用地斑块面积大于1 hm2;第二,单个建设用地斑块小于1 hm2,但是与其他建设用地斑块毗邻距离小于50 m;第三,未利用地中的市级河道、湖泊。以上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则可列入扣除范围。

4.提出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方案

利用ArcGIS空间汇总统计功能,提取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的保护空间内各用地属性,结合统计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在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的保护空间内进一步扣除集中连片的建设用地,即为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保护区。

从目前我国此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一般要求来看,对城镇工矿用地扩展的控制比对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扩展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规划,应当首先确定生态功能基本农田(耕地)、交通基础设施的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耕地)以及应急生产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划进行修正,见空插地布局城镇工矿用地。这既体现了先规划基本农田再确定建设用地的生态基础设施优先的反规划理念,又可对城镇工矿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