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大开发:转型迎接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转型迎接新时代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教授西部大开发实施了20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如何更好地实施,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我切入主题就谈西部大开发六个方面的转型:第一,开发的模式要由全面推进转向重点突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10年,主要向东部地区开放,10年后开始对外开放,但主要局限于边疆地区的边贸口岸开放。

西部大开发:转型迎接新时代

西南财经大学 丁任重教授

西部大开发实施了20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如何更好地实施,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我切入主题就谈西部大开发六个方面的转型:

第一,开发的模式要由全面推进转向重点突破。2000年西部大开发开始实施的时候包括了12个省、市、自治区,我们整个西部占全国的面积比较大,为71%,人口占全国的28%。20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在如此广阔的国土上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现在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西部大开发未来应当从全面推进走向重点突破。在前十年国家重点布局了一些重点区域,在西部,比如说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等,最近几年布局的更多,因为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罗列了。这些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工业化水平也相对很高、经济实力比较强,能够成为西部发展的领头羊,这是十年前的一些布局。这里我想谈一点观点,今天这次会议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学界要联合起来,要把更多的新时代西部发展的重点设想上升为国家战略。西南地区这一次马上进行“十四五”规划,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我认为这样是不够的,整个西部地区什么项目能够上升为国家层面?我据此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要把“西三角”这个概念提上议事日程。2000年西部大开发实施的时候理论界曾经短暂地提出过“西三角”的概念,但是对其范围、内涵等有不同的认识,概念还不成熟,因此没有成为现实。现在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变,特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互联互通,经济合作、经济交流日益紧密,现在提出“西三角”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西部的学界应当联合起来把这个概念做一推广,努力使其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第二,产业结构要由加工型转向升级型。1949年以后西部地区都按照本地的实际发展了一批产业,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可以看到这些产业都是资源型、加工型工业,虽然最初的工业体系为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冶金化工煤炭、食品产业的层次低、附加值低,导致西部地区实际上成为资源输出地,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要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要摆脱在全国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真正形成西部地区自身的“造血机制”。

第三,资源开发要由传统资源为主转向新资源、新能源为主。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基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到了新时期,我们不能再单纯依靠开发这些传统的资源来发展当地经济了。如果我们现在依然坚持以传统的资源开发为主,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拿走资源,留下污染”的“恶果”。因此我们要着力开发新的能源、新的资源,从全国范围看,风能太阳能都在西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页岩气都在西南地区,这些统称为清洁能源。新时期,结合国家战略和国内外生态保护战略来看,清洁能源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因此,我们把西部地区新能源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也能够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www.xing528.com)

第四,扶贫战略要由单一扶贫转向综合扶贫。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完成,扶贫工作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扶贫地区主要都在西部地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2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当前的扶贫攻坚越来越难,攻坚的程度越来越高。西部地区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贫困、生活贫困,同时也是能力贫困、知识贫困,这些贫困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树立综合扶贫、持续扶贫的理念。国际上有一种观点叫慢性贫困理论,用在我国是比较合适的,解决“慢性贫困”要有持续的投入和持续的治理。因此我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特别是要解决贫困的代与代传递问题。

第五,对外开放要由向国内开放转向国内国外同时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10年,主要向东部地区开放,10年后开始对外开放,但主要局限于边疆地区的边贸口岸开放。最近五年来西部主要的省市,像重庆、四川、陕西都陆续开通了中欧班列,现在我们三个省市的中欧班列占全国一半以上,但是这也是一种单方面的开放,在新时期西部地区要全面融入国际经济

第六,经济的导向要由粗放经济转向生态经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是三江源开发区,号称“世界水塔”,长江上游是生态保护屏障,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西南地区对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由大开发转向大保护,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留下秀丽的山川

在这里略微补充几个数据。我前面说到“西三角”,其中重庆、四川、陕西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从面积来说只占西部地区的11%;但是从GDP来说占西部地区的46.6%,接近50%——西部地区50%的GDP是由这三个省市创造出来的;人口上,这三个省市占西部地区的40.39%,因此可以说,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个经济增长极的是“西三角”,未来西部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是“西三角”,我们要共同努力,以完成新时期西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