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迎接终身化教育的新时代

迎接终身化教育的新时代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也将随之走向终身化新时代。体制、机制问题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突破环节,扫除体制障碍,体现政府作用,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的重要途径。此外,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具体措施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通过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多形式、多渠道办学,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坚实保障。通过终身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开放,推动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规模化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终身化教育的新时代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今天的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类处在历史发展拐点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工业革命将彻底颠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互相关联的方式。无论是规模、广度还是复杂程度,这场革命都与人类过去经历的变革不同。教育也将随之走向终身化新时代

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教育要走向终身化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要做好迎接终身化教育时代的准备,这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在这里提出教育终身化的几点具体措施。

(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仍处于初级阶段,需从终身教育制度体系、保障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予以建设和推进。体制、机制问题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突破环节,扫除体制障碍,体现政府作用,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的重要途径。此外,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具体措施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增强人们终身学习积极性的根本保证。国家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引导终身学习行动,明确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战略步骤,用法律确定终身学习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推动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29]一方面,加快制定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目前有部分地区制定了终身教育法规,但由于我国各地历史发展及现实差异决定了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存在着一些不同,不同地区终身教育建设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当前要求以统一标准整齐划一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也是不现实的。可率先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地区尝试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以规范和促进当地终身教育的完善和发展,逐步推广适应到多个地区。另一方面,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专项法律法规,依据现阶段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深入研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制定与国家发展目标、政策法规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专项法律法规。

(2)促进主体发展多元化。就目前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问题来看,应积极鼓励和规范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多形式、多渠道办学,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创新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体制。通过加强指导、沟通和协调,帮助民办学校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新要求,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扩大办学开放水平。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促进各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不同性质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建立更多的电子资源,互通有无,合理利用;支持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共享,这样不仅社会上的人能够使用学校的资源,学生也能享受其他方面的知识。

(3)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增强终身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不但有助于增加教育机会,而且提高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增强终身教育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潜力,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具体而言,一是学校教育资源要对社会开放,社会成员尤其是社区居民可以利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场所和设施等,以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二是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相互开放。三是社区教育资源开放。社区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或设施如电视台、体育馆、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为教育服务,实现社会对教育的开放。把教育的空间从传统的学校扩展到社区和社会,把教育内容从单纯的课堂教育扩展到社会文化、信息咨询、健身体育、家政护理,以及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推进、就业指导、视听教育、老龄教育、职业资格教育等影响社会成员成长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终身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开放,推动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规模化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终身化与智能时代

走进智能时代,我们经常提到的是智能化、信息化,而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现代化也是走向教育终身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到2035年的教育发展八大战略目标,并把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放在了第一位,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也是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对教育发展具有统领性作用,明确了现代教育体系是为了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各级各类教育要为全民终身学习做贡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多次提到终身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终身学习已受到众多关注。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到2035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形式与内容也要发生改变,教育要与技术相融合,要与信息时代相适应。

随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物质建设工程,更是一个体制与文化变革的过程。信息技术并不会直接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制度变革、教育体系重构,教育信息化赋能的教育现代化才有可能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信息技术的拟人化发展”三个方面。[30]

(1)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融合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以互补的方式共同发展,产生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31]信息技术最初是作为外在工具被引入教育领域的,其目的是提高知识传播效果和效率,最终只带来教学媒介的转换,并未催生教育创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媒体,更是沟通学习者社群、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连接点,使教育的各个要素以最优化的方式共同作用于学习者个体成长。此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并不是技术的单路冒进,而是二者的双向融合。在转换信息技术角色的同时,教育自身也做出调整,为技术变革价值的发挥创造空间。如众创空间、STEAM教育、创客教育、学分银行等新兴教育实践,都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此时的信息技术已逐渐由一种外在于教育过程的技术工具,走向教育过程的内生元素甚至成为教育本身。传统教育在经过技术化改造后,自身的关系和结构也得以优化,以一种技术教育的形式帮助我们实现教育终身化。

(2)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如果说在第一步阶段,教育信息化实际上仅仅是对传统教育的局部优化,那么在第二步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则着眼于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承担引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角色。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变革和教育系统外部变革两个方面,教育内部变革的目的在于构建开放、公平、有质量的全纳教育体系,教育外部变革的目的在于创建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间的良性互动关系。[32]就教育系统内部变革而言,主要依托技术创新,优化教学过程和驱动教育供给侧改革。例如: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集成在线教学、资源推送、学籍管理、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诱发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证据型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智能终端,使互联网企业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成为教育服务的重要供给方,打破学校实体围墙的限制,创建低成本的、灵活的、与社会融合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就教育系统外部变革而言,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由点到面发展的关键期,教育信息化不仅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和学校教育的中观层面,更要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诸方面发展等宏观背景进行全面认识。教育信息化在发挥教育内部变革优势的基础上,配合国家整体战略部署,担负起构建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信息技术的拟人化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有近半个世纪,但由于最初的技术并不成熟,且社交网络尚未建立,信息技术只能作为准确表征和单向传递教学信息的实体工具。信息技术“工具论”造成教育过程中重教轻学、重物轻人的异化现象,人的主体地位被遮蔽。事实上,任何信息技术都是由去情境性的代码和算法构成的,而教育是个体在活动和互动过程中内化而成的。要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信息技术就要从单纯的“工具”变成“学习伙伴”。信息技术拟人化将人类独有的特质赋予技术实体[33],刺激人与技术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可能改变技术与人的原有关系,走向技术服务于个体生命成长,这是与教育现代化本质追求相一致的方面。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机器语言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发展使人机交互成为拟人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并开始赋予机器以人工智能,具备一定人工智能特征的机器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真实的学习体验。2018年4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成为教育变革的强大动力。目前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在自适应/个性化学习、虚拟导师、教育机器人、基于编程和机器人的科技教育、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场景式教育五大方面。[34]随着技术拟人化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将渗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育治理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将在技术的助推下更加接近其本质。

(三)全民走向终身学习

教育走向终身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这既是时代要求,也是个人积极向上的要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国家和相关机构与社会的责任,而且与我们人人相关。服务全民不仅是全民享受,而且以外界力量助推,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在教育终身化时代更是如此,个人始终是学习的核心。终身学习需要在个体、团队、组织和区域等不同层面持续推进。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行者,先进的理念能帮助我们确定正确的方向,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时代的浪潮奔流不息,现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35]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这变化万千的世界,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增加终身学习内容。我们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他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可以武装头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成果。同时也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把各种知识的学习当作一个整体,相互融合,才能帮助我们拓宽思维与视野,以追赶时代发展的脚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专业学习,现代不是以前的学一时用一生的时候了,而是要终身学习,在自己的业务方面要精,在外在发展方面要知,要博览晓通。

(3)践行终身学习思想。终身学习就是要勤学,并且要学以致用。终身学习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与提高。勤学是终身学习的手段,勤学方可求得真学问,扩大学习范畴,拓宽学习视野,终身学习是唯一路径。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即终身学习依附于终身实践。这是教育终身化的大时代要求。

总之,在新时代我们强调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时代在进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类不能停下学习的步伐。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一个人要保持创新力,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接受新知识。

在新工业革命的跑道上,我国为促进教育终身化的发展发布了一些政策文件,在实践上也不断进步。于国家而言,要办好终身教育,总体统筹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智能时代的特点。于个人而言,我们要做好终身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

未来的教育必将是开放的、系统的、整体的、终身的。

【注释】

[1]陈连山.宇宙起源[J].前线,2017(1):99.

[2]陈连山.宇宙起源[J].前线,2017(1):99.

[3]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M].徐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M].徐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M].徐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M].徐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中国地质学会.生命探索人类起源[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www.xing528.com)

[8]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杨旭浩,何佳敏,石子鹏,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呼唤新方法——对话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1):1-10.

[10]杨旭浩,何佳敏,石子鹏,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呼唤新方法——对话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1):1-10.

[11]杨旭浩,何佳敏,石子鹏,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呼唤新方法——对话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1):1-10.

[12]本部分选自徐莉2019年申报的国家课题论证稿《基于CAS理论的复杂教育系统演化方法论研究》。

[13]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4]选自徐莉的相关课堂讲稿以及关于终身教育整体性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15]以下各段源自:杨旭浩,何佳敏,石子鹏,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呼唤新方法——对话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1):1-10.

[16]以上各段出自:杨旭浩,何佳敏,石子鹏,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呼唤新方法——对话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1):1-10.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8]毕淑芝,司荫贞.比较成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9]乔冰,张德祥.终身教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0]乔冰,张德祥.终身教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1]乔冰,张德祥.终身教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2]徐莉.终身教育视角下如何定义成人教育[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8(2):18-22,33.

[23]崔跃武,孟淑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成人教育的经验[J].成人教育,1993(Z1):62-64.

[24]吴遵民.现代中国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5]以上三段关于陶行知“终生教育”思想内容选自:周洪宇.现代终生教育思想的先驱——陶行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8,38.

[26]祝捷.成人教育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7]周洪宇,鲍成中.扑面而来的第三次教育革命[J].辽宁教育,2014(16):10-12.

[28]本部分内容选自徐莉学术报告《第四次工业革命下教育的走向何如?》。

[29]叶桐.我国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8-9.

[30]卢晓中,王胜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审思与未来路向——从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关系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9(12).

[3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32]胡钦太,张晓梅.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解读、思维模式和系统性变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6):14-22.

[33]Gray H M,Gray K,Wegner D M.Dimensions of mind perception[J].Science,2007(24):315-619.

[34]杨宗凯.教育信息化2.0:颠覆与创新[J].中国教育网络,2018(1):18-19.

[3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