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教研工作的转型与优化

新时代教研工作的转型与优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5]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了“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等。从现有成果来看,新时期的教研工作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与亮点。而新时期的教研工作也越来越凸显科研助力,同时倡导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应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实现教研、科研、培训的有机融合。

新时代教研工作的转型与优化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向着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本的内涵式阶段不断发展,特别是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明确各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学生应具备的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4]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样重点强调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与“教育发展成果公平”的目标,要求做到“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学生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效果充分显现”,等等。[35]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了“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等。从现有成果来看,新时期的教研工作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与亮点。

(一)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内容

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往往科研归科研、教研归教研,始终难以解决教研与科研的融合问题。在研究方面,科研与教研的结合也使得教研更加注重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研究类型来看,教研机构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①实践研究或实践的行动研究,在学校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行经验总结与对策研究是县(区)级教研机构及一线教师最常见的教研科研内容;②哲学研究或思辨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等进行思考,帮助学校和教师理解教育改革的政策与理念等;③实证研究,用事实和证据解释现实问题,分析教育现象,用“事实”而非“逻辑思辨”的方式论证。而新时期的教研工作也越来越凸显科研助力,同时倡导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应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实现教研、科研、培训的有机融合。

(二)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教研与数据诊断逐步涌现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时代背景的变革,教研工作也在自我发展中不断更新和创造,在一线的教研工作中涌现出众多符合时代诉求和课程改革愿景的教研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开始涌现并迅速发展,拓宽了教研机构职能辐射的范围、时空,更为便利。有学者提出“网络通过加深了的和扩大了的课堂教学专长以及新的领导作用,为教师经历职业生涯的成长提供了一条途径……它们为教师提供了动力去挑战现行的教学实践,在专业上取得进步”。[36]利用互联网教研平台,可以便捷地组织教研活动,为广大优秀教师搭建展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随时随地进行学科间的研讨、交流和学习,高效便捷地开展教研活动。

另外,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数据平台与监管平台,部分教研机构的教研活动正在从传统的诠释宏观、整体的教育状况,逐渐转向充分利用大数据为教研活动提供清晰、具体的依据,教研员可以针对性地分析微观、独特的学生与课堂、教师状况,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效率。(www.xing528.com)

(三)项目式、共同体等教研形式的实践探索

__上海等地的教研机构在长期教研工作中发现:零散的、即时性的教研活动成效较为有限,持续跟进式的教研活动往往更能达成理想的效果。教研机构在总结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以“项目”为抓手,开展“项目式”教研,从而实现同一主题下的教研活动的持续开展。通过项目引领推动教学研究,以及通过项目引领破解课程教学难题,是当前项目引领式教研的主要应用方式。

还有大量实践证明,以教研共同体的方式推进教研活动,契合了教师的内心需求,实现了教学问题改进和教学经验分享。包含省、市、县(区)、学校的教研共同体已经形成了一种上下沟通、四级联动的推动教育发展的系统结构。在这个自上而下的系统中,不同层级的教研共同体有明确的教研分工、负责不同层级的教研工作,让高质量的教研成果能够逐级推广至学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研共同体。

作为教研活动的新型探索,转型中的教研工作得到普遍认同,但是引领我国教研发展的经验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辐射面较为局限。且现有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操作性不强,研训一体、信息化应用、项目式及协作式的主题教研仍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更具深度的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