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高端产业与创新要素向城市群加速集聚

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高端产业与创新要素向城市群加速集聚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已超越经济强县成为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形态,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正在向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转型。县域经济为浙江经济的起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创业创新的重要高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高端产业与创新要素向城市群加速集聚

近年来,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已超越经济强县成为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形态,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正在向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转型。四大都市区已成为浙江产业化、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业创新的重要高地,小城市、特色小镇孵化蝶变成为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创业创新平台。

工业化、城市化的空间载体从以县域经济为主向以都市区经济为主转变。县域经济为浙江经济的起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产业的高端化和高端的产业化,尤其是七大万亿产业的发展,要求更高端的配套系统,这对产业所依赖的空间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浙江在保持县域经济优势的同时,正形成“一体两翼”的经济增长极和布局,以更大的空间尺度来整合优化配置资源。2016年,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38%,人口约占全省的46%,但集中了全省65%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的集聚状态,从传统的小集聚向高层次的大集聚模式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量依托传统产业集群的地区经济增速减缓,纺织服装塑料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产值利润回落。浙江顺势而为,探索建设了杭州大江东、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义乌商贸服务等15 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着力构筑全省规模最大、产业层次最高、产出效益最优的高质量发展平台。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创业创新的重要高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www.xing528.com)

小城市、特色小镇孵化蝶变成为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创业创新平台。一是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目前,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已成为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能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辐射和有效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二是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实现产业高端化和高端产业化。2015年起,浙江全面启动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截至2016年底,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特色小镇建设在集聚高端要素、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端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