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筹资新机制:关键挑战分析

可持续发展筹资新机制:关键挑战分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筹资增加很大的困难。而筹资新框架构建过程中的各攸关方对原则和执行手段存在分歧,以及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多元化资金需求将是国际发展筹资新框架实施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如何真正将不同的资金类型和筹资方式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融为一体,仍然是发展筹资新框架落实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可持续发展筹资新机制:关键挑战分析

框架的实施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目前,全球经济前景还不稳定,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平等现象加重。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筹资增加很大的困难。而筹资新框架构建过程中的各攸关方对原则和执行手段存在分歧,以及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多元化资金需求将是国际发展筹资新框架实施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围绕可持续发展筹资的原则和执行手段存在明显分歧

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第三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筹备和磋商过程中,还将继续存在于《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实施进程中,并可能阻碍成果文件的有力落实。

首先,在目标重点上,发达国家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可持续”部分,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发展”部分。发达国家更加强调气候变化海洋资源保护、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等新引入的“可持续目标”的筹资,而发展中国家希望2015年后发展议程及其筹资的重点仍然聚焦在消除贫困、减少饥饿、促进发展等方面,避免重点过多过杂而偏离发展主题。这实际上反映了各国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国对发展筹资的重点有不同的关注。

其次,在筹资原则上,发达国家倡导“普遍性原则”,强调每个国家对其发展负有相同的责任,坚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仅仅适用于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议题。同时主张新兴经济体应该贡献更多的官方发展援助、发展中国家还有极大的国内资源动员潜力,私营部门也应为发展筹资做出更大贡献,从而设法降低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在2015年后议程落实中的重要性。而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认同动员国内资源重要性的同时,强调通过增加税收等动用国内资源的方式获得的资金仍然有限,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官方发展援助的承诺,以及创建一个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国际政策环境。

最后,在执行手段上,发展中国家提出所有目标都需要明确具体的执行手段,希望发达国家提出落实官方发展援助承诺的具体政策措施。而发达国家一方面对资金的承诺和提供技术转让等方面避而不谈,不愿意就每个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手段;另一方面更偏向于使用金融性手段,而忽视非金融手段和国际政策环境方面。

(二)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资金多元化需求

2015年后发展议程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提出巨大的和多元化的筹资需求,但是目前全球经济前景仍不稳定,援助国普遍紧缩财政,因而利用不同类型的筹资来满足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是当前发展筹资的重要手段,而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则是发展筹资新框架面临的重大挑战。虽然当前围绕国际发展筹资讨论的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调动大量的财政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从而确定了协同增效使用各种资源的原则。但是,各国在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的国情、目标、责任、优先事项和政策空间都不同,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和项目特点要求有不同类型的筹资,如公共、私人和混合等。因此,如何真正将不同的资金类型和筹资方式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融为一体,仍然是发展筹资新框架落实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注释】

[1]本章的主要内容分别发表于《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第3期《全球援助治理的机制与模式》,《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3期《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与G20机制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10期《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筹资新框架及中国的应对》。

[2]高虎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人民日报》2015年9月18日。

[3]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编者按:非DAC援助国的国际发展援助》,《国际发展研究进展》第7期。http://rcid.cau.edu.cn/art/2014/5/16/art_11028_264469.html.

[4]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全球发展展望”(Perspectives on Global Development)系列,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国际发展合作的趋势与进展》(E/2014/77)等文件中。孙伊然:《隐含的利益交换:国际发展兴衰的逻辑》,《外交评论》2015年第3期,第74页。

[5]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Briefing Paper,“‘Beyond Aid’and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die-gdi.de/en/briefing-paper/article/beyond-aid-and-the-future-of-development-cooperation/,p.1.

[6]唐丽霞、周圣坤、李小云:《国际发展援助新格局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9期,第65页。

[7]Gregory Chin and Fahimul Quadir,“Introduction:Rising States,Rising Donors and the Global Aid Regime”,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5,NO.4,2012,p.494.

[8]联合国文件:《可持续发展融资政府间专家委员会的报告》,A/69/315(文件编号),第14页。以下联合国文件都可通过在联合国文件中心(http://www.un.org/zh/documents/)输入文件编号搜索获得。

[9]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Briefing Paper,“‘Beyond Aid’and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die-gdi.de/en/briefing-paper/article/beyond-aid-and-the-future-of-development-cooperation/,p.3.

[10]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Briefing Paper,“‘Beyond Aid’and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die-gdi.de/en/briefing-paper/article/beyond-aid-and-the-future-of-development-cooperation/,p.3.

[11]Dane Rowlands,“Individual BRICS or a Collective Bloc?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mongst‘Emerging Donors’Nations”,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5,No.4,2012,pp.629—630.

[12]涂裕春:《国际发展融资机制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13]钟伟、张明、覃东海:《关注贫困:国际发展融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4]联合国文件:《秘书长的报告:国际发展合作的趋势与进展》,E/2014/77,第12—13页。

[15]李小云、唐丽霞、武晋编:《国际发展援助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16]Gregory Chin and Fahimul Quadir,“Introduction:Rising States,Rising Donors and the Global Aid Regime”,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5,No.4,2012,p.494.

[17]联合国文件:《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合作方案(一)》,A/RES/1710(XVI),第21页。

[18]联合国文件:《第二个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A/RES/2626(XXV),第128页。

[19]联合国文件:《联合国千年宣言》,A/RES/55/2,第4页。

[20]“Monterrey Consensu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www.un.org/esa/ffd/monterrey/MonterreyConsensus.pdf,p.4.

[21]联合国文件:《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A/RES/601,第4—5页。

[22]联合国文件:《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及其对发展的影响问题会议成果》,A/RES/63/303,第5页。

[23]联合国文件:《履行诺言:团结一致实现千年目标》,A/RES/65/1,第78(f)段。

[24]联合国文件:《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A/69/L.85,第24页。

[25]《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处在面临决策的重要关头——千年发展目标差距问题工作组2010年报告》,http://www.un.org/zh/millenniumgoals/pdf/MDG-Report2010Zh-lowres.pdf,第7页。

[26]1959年末,美、英、法、联邦德国四国首脑举行会议,一致同意成立专门的发展援助机构,以提高援助效率。1961年9月,西方国家成立OECD,并把DAG(发展援助集团)改组为发展援助委员会(DAC),作为OECD的下属机构,制定有关官方发展援助的规范、标准和方针,协调和督促各成员国制定相关政策。

[2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援会关于良好认捐做法的建议”,在2011年4月6日举行的发援会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DCD/DAC(2011)12/REV1),参见:《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实现目标的时机——千年发展目标差距工作队2011年报告》,http://www.un.org/zh/millenniumgoals/pdf/report2011.pdf,第9页。

[28]联合国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A/66/L.56,第42页。

[29]《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实现目标的时机——千年发展目标差距工作队2011年报告》,http://www.un.org/chinese/millenniumgoals/pdf/MDG%20GAP%20Report%202011_WEB.pdf,第え页。

[30]“The Paris Declaration on Aid Effectiveness:Five Principles for Smart Aid”,http://www.oecd.org/dataoecd/22/1/45827300.pdf。贺文萍:《从援助有效性到发展有效性:援助理念的演变及中国经验的作用》,《西亚非洲》2011年第9期,第122页。

[31]《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让言语成为现实——千年发展目标差距工作队2012年报告》,http://www.un.org/chinese/millenniumgoals/pdf/Chinese%20version%20MDG%20Gap%20Report%20%202012_Web.pdf,第え页。

[32]联合国文件:《秘书长的报告:国际发展合作的趋势与进展》,E/2014/77,2014年5月15日,第2—3页。

[33]关于“新兴援助者”的概念,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新兴援助国”这一概念囊括了所有不属于OECD-DAC的援助国,包括30多个国家。另一种认为“新兴援助国”是Non-DAC成员国中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和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笔者采用第二种观点。具体可参见庞珣:《新兴援助国的“水平援助模式”》,《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6月4日;胡美:《新兴援助者与非洲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4期;刘爱兰、黄梅波:《非DAC援助国与国际援助体系:影响及比较》,《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11期;Ngaire Woods,“Whose Aid?Whose Influence?China,Emerging Donors and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International Affairs,2008,Vol.84。

[34]Ngaire Woods,“Whose Aid?Whose Influence?China,Emerging Donors and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International Affairs,2008,Vol.84,No.6,p.1.

[35]唐丽霞、徐秀丽、李小云:《从各自为阵到合作共谋——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演变》,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发展研究进展》2014年第2期,第27页。

[36]联合国文件:《发展筹资问题多哈宣言:审查〈蒙特雷共识〉执行情况的发展筹资问题后续国际会议结果文件》,A/RES/63/239,第12页。

[37]“Busan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oecd.org/dac/effectiveness/49650173.pdf,p.4.

[38]相关分析,可参见贺文萍:《从援助有效性到发展有效性:援助理念的演变及中国经验的作用》,《西亚非洲》2011年第9期;联合国文件:《国际发展合作的趋势与进展》,E/2012/78;徐佳君:《从单向“施舍”到双向“共赢”——新兴援助国对国际发展援助理念的影响》,《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报告》2012年第2期;庞珣:《新兴援助国的“兴”与“新”——垂直范式与水平范式的实证比较研究》,《世界经济政治》2013年第5期;庞珣:《新兴援助国的“水平援助模式”》,《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6月4日第010版等。

[39]Ngaire Woods,“Whose Aid?Whose Influence?China,Emerging Donors and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International Affairs,2008,Vol.84,No.6,p.3.

[40]Ward Warmerdam,“Is China a Liberal Internationalist?”,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5,2012,pp.201—202.

[41]Paul Collier,The Bottom Billion:Why the Poorest Countries Are Fail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86.

[42]Ting Fand,Hui-Ting Lien,China's International Aid Poli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Governance,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2,p.1.(www.xing528.com)

[43][美]黛博拉·布罗蒂加姆著,沈晓雷、高明秀译:《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44]Dane Rowlands,“Individual BRICS or a Collective Bloc?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mongst‘Emerging Donors’Nations”,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5,No.4,2012,pp.629—630.

[45]Ngaire Woods,“Whose Aid?Whose Influence?China,Emerging Donors and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International Affairs,2008,Vol.84,No.6,p.1221.

[46]Amy Barnes and Garrett Wallace Brown,“The Idea of Partnership within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Context,Instrumentality and the Normative Demands of Partnership”,Third World Quarterly,Vol.32,No.1,2011,p.165.

[47]Amy Barnes and Garrett Wallace Brown,“The Idea of Partnership within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Context,Instrumentality and the Normative Demands of Partnership”,Third World Quarterly,Vol.32,No.1,2011,pp.167—169.

[48]David Hulme,“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s Biggest Promise”,http://www.bwpi.manchester.ac.uk/medialibrary/publications/working_papers/bwpi-wp-10009.pdf,p.13.

[49]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Shaping the 21stCentury:the Contribution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May 1996,http://www.oecd.org/dac/2508761.pdf.pp.13—14.

[50]当然,“伙伴关系”并非一个新词,它在1969年皮尔森委员会的报告和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国际发展战略被提及,但是DAC以一种更一致的语言将“伙伴关系”理念重新框定,使其成为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词语。参见千年发展目标差距工作队2013年报告:《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我们面临的挑战》,第5—6页。

[51]Sakiko Fukuda-Parr,David Hulme,“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s and‘the End of Poverty’:Understand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Global Governance,Vol.17,No.1,2011,p.22.

[52]联合国文件:《我们人民:二十一世纪联合国的作用》,A/54/2000,第23页。

[53]联合国文件:《千年宣言》,A/RES/55/2,第4页。

[54]黄超:《理想与现实:千年发展目标的局限与前景》,《外交评论》2013年第5期,第149页。

[55]联合国文件:《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A/RES/60/1,第9页。

[56]联合国文件:《秘书长关于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综合报告:2030年享有尊严之路,消除贫穷,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保护地球》,A/69/700,第12页。

[57]联合国2015年后系统工作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第45页。

[58]联合国2015年后系统工作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第48页。

[59]高级别名人小组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报告:《新型全球合作关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并推动经济转型》,http://www.un.org/zh/sg/management/HLP%20Report_Chinese.pdf,第9页。

[60]联合国文件:《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的报告》,A/68/970,第8页。

[61]关于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可参见联合国文件:《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的报告》,A/68/970,第20—21页。

[62]联合国文件:《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A/69.L.85,第3页。

[63]贺文萍:《从援助有效性到发展有效性:援助理念的演变及中国经验的作用》,《西亚非洲》2011年第9期,第122页。

[64]The 4thHigh Level Forum on Aid Effectiveness,“Busan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oecd.org/dac/effectiveness/49650173.pdf,p.1.

[65]The 4thHigh Level Forum on Aid Effectiveness,“Busan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oecd.org/dac/effectiveness/49650173.pdf,pp.1—12.

[66]Homi Kharas,“The Global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brookings.edu/~/media/research/files/papers/2012/6/06-global-partnership-kharas/06-globalpartnership-kharas.pdf,p.3.

[67]OECD and Post-2015 Reflections,“Beyo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Toward a Contribution to the Post-2015 Agenda”,http://www.oecd.org/dac/POST-2015%20Overview%20Paper.pdf,p.16.

[68]OECD and Post-2015 Reflections,“Effec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An Important Enabler in a Post-2015 Global Development Framework”,http://www.oecd.org/dac/FINAL%20POST-2015%20Effective%20Development%20Co-operation.pdf,p.1.

[69]OECD and Post-2015Reflections,“Beyo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Towards an OECD Contribution to the Post-2015Agenda”,http://www.oecd.org/dac/POST-2015%20Overview%20Paper.pdf,p.17.

[70]Homi Kharas,“The Global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http://www.brookings.edu/~/media/research/files/papers/2012/6/06-global-partnership-kharas/06-globalpartnership-kharas.pdf,p.3.

[71]张海冰:《试析G20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7期,第44页。

[72]联合国文件:《发展筹资的高级别国际政府间审议:2001年6月25日秘书长给大会主席的信》,A/55/1000(文件编号),第28页。

[73]在国际发展筹资体系中,新兴经济体也开始成为新的筹资主体,但是它们提供的发展筹资占比仍然不大,没有改变发展筹资体系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结构。

[74]联合国文件:《可持续发展融资政府间专家委员会的报告》,A/69/315,第10页。

[75]United Nations Document,E/2015/52,Coherence,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ontext of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ost-2015Development Agenda,March 25,2015,p.9.

[76]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A/RES/51/240,Agenda for Development,October 15,1997,p.60.

[77]徐奇渊:《联合国发展议程演进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4期,第50页。

[78]联合国文件:《蒙特雷共识》,A/CONF.198/11,第4—12页。

[79]United Nations Document,E/2013/52,Coherence,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ontext of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ost-2015Development Agenda,April 8,2013,p.14.

[80]《千年 发 展 目 标 报 告2013年》,http://www.un.org/zh/millenniumgoals/pdf/Chinese2013.pdf,第52页。上网时间:2015年7月10日。

[81]United Nations Document,E/2014/77,Trends and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May 15,2014,p.2.

[82]Gregory Chin and Fahimul Quadir,“Introduction:Rising States,Rising Donors and the Global Aid Regime”,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5,NO.4,2012,p.494.

[83]United Nations Document,E/2015/52,Coherence,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ontext of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ost-2015Development Agenda,March 25,2015,pp.10—11.

[84]联合国文件:《可持续发展筹资政府间专家委员会的报告》,A/69/315,第14页。

[85]“Final Push for Milestone Event to Finance Development”,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newsletter/desanews/feature/2015/07/index.html#15105.

[86]United Nations Document,E/2015/52,Coherence,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ontext of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ost-2015Development Agenda,March 25,2015,p.6.

[87]联合国文件:《秘书长关于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综合报告:2030年享有尊严之路,消除贫穷,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保护地球》,A/69/700,第19页。

[88]United Nations Document,E/2014/77,Trends and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May 15,2014,p.2.

[89]United Nations Document,A/CONF.227/L.1,Outcome Document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July 15,2015,p.4.

[90]United Nations Document,A/CONF.227/L.1,Outcome Document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July 15,2015,p.5.

[91]“Fin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Sustainable Finance:A DESA Briefing Note on the 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http://www.un.org/esa/ffd/ffd3/wp-content/uploads/sites/2/2015/07/DESA-Briefing-Note-Addis-Action-Agenda.pdf,p.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