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内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

金融内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2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方面(一)数据采集方面金融行业对于数据信息的需求依赖度非常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数据技术的利用程度尚处在较低层次,还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帮助其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金融内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在网络中的各项操作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大数据中,换言之,网络时代就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在这当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信息呈爆炸式增长,金融技术部门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一、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现状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现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图9-2所示。

图9-2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方面

(一)数据采集方面

金融行业对于数据信息的需求依赖度非常高。金融行业有一些重要的特点,比如金融行业的数据十分集中,信息需求度高,业务之间的关系密切。正是这些特点导致了金融审计部门对于信息的采集难度增大,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长,信息的处理难度也逐渐加大等。在大数据时代,审计部门对信息的收集也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业务单位和采集系统等,大数据时代,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痕迹都会有所记录,审计可以从这些历史数据出发,针对金融机构的需求,有张有弛地开展数据收集。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收集,针对结构化数据展开分析,把不同的信息都视为审计证据的范围。除此之外,联网审计也是大数据时代下,金融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联网审计的及时性强,快速,保密,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网络传输。

(二)数据分析方面

在完成对数据的收集之后,金融部门就要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发现一些大额交易、频繁交易、相似交易的异常性,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大数据时代,审计部门对数据的分析工作通常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在审计分析平台上,利用多维分析、查询分析、关联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审计模型,找出其中的发展趋势和异常错误等,把握其中的重点,可以利用相关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模型进行筛选,减少工作量,究其原因。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对账本进行核对分析,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相关业务进行风险分析。

(三)数据挖掘方面

就目前来看,审计工作中对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还处于萌芽阶段,可以从金融企业的数据库中,快速有效地提取数据,运用演化分析技术,并且利用历年的数据和经济指标进行比照,利用其中的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贷款的能力。通过聚类分析,可以鉴别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虚假财务指数,并且在之后的审计工作中,通过信息知识库的建立,不断更新信息,有利于审计工作人员从资料库中随时提取资料。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便可以采取对照参考。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帮助审计工作更好的完成。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解决传统金融审计方法中早期没有涉及的问题,是将来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主要方向。

二、大数据技术对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大数据的有利影响

1.整合金融行业资源,便于审计业务开展(www.xing528.com)

金融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传统的审计工作难以应对金融行业中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资料。对于此类新型数据分析工作,就要采取新的技术手段。金融行业中的海量数据要进行整合管理,将分散的数据转化为规范的、统一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数据,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对审计力量进行分配,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利用纵向、横向比较,全面发现审计疑点

在审计数据分析平台中,为了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率,就要对数据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全面发现审计中的问题。在之后的审计工作中,可以借鉴以往的审计模型和审计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可以快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全面发现审计疑点,立足于整体的角度进行审计分析、问题排查。而纵向的比较则是相对于时间上的比较,也可以称作工作效率的比较。

3.降低人为错误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要降低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的工作错误而产生的错误风险,可以在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早期处理环节,利用数据筛选技术来排查重复或者错误的数据,对于存在疑点的数据进行二次排查,而在对数据的分析处理阶段,则可以通过构建审计模型,对数据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处理。这样的工作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发现问题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从而及时地、全面地规避风险错误,提高审计效率。

(二)大数据的不利影响

1.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问题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务逐渐实现无纸化。大部分审计工作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是审计工作的载体。审计工作所涉及的信息十分广泛,其中的数据量很大,而联网审计的信息传输往往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传输到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进行统一分析。而在传输过程中,如果需要保密的文件一旦流出,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企业的消失,甚至会撼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如何保证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安全,是现在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提髙软硬件设备匹配要求

大数据正处于普及化的阶段,这就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要对信息的存储采取一套有效的方式,有序地对资源进行管理,确保服务器的安全运行,提高运作效率。审计部门要配置与审计工作相符的计算机,安装并且及时对审计软件进行更新。金融机构往往会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对于数据分析和传输要采取保密措施,要保证审计人员能够直接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而这些都对审计部门的硬件有着很高的要求。

3.大数据技术的利用程度处在较低层次

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也不断向大数据迈进,审计工作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很髙,要求审计人员同时具备审计、会计、财务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要求掌握计算机运用的能力。大数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种类也很多。目前,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对于审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就更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数据技术的利用程度尚处在较低层次,还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帮助其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