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如何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本会计工作在厂部成本职能部门和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可以采用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成本岗位责任制是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岗位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如下:拟定成本会计制度。

如何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和推行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等。

(一)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成本会计机构是指负责组织领导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应明确企业内部对成本会计的要求及成本会计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必须与企业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会计工作组织相适应;必须与企业业务的特点和规模大小相协调;必须与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必须要适应成本会计工作的内容和目的,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制。关于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在大中型企业单设成本处(部)或者成本科,也有企业在会计机构中设置成本部或成本组;至于规模小的企业,一般是在会计部门中制定一些人专门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公司本部或厂部(以下简称厂部)成本会计职能机构是成本会计的综合部门,主要任务是:组织成本的集中统一管理,为企业领导提供各种成本信息;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编制企业成本计划,并分解下达给各部门和各车间;实行成本控制,监督生产费用支出,准确地核算全厂产品成本;检查和考核工厂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开展成本综合分析;组织车间成本核算和管理,加强对班组经济核算的指导和帮助;制定全厂成本会计制度,不断总结和推广成本管理与降低成本方面的先进经验。

成本会计工作在厂部成本职能部门和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可以采用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在集中工作的形式下,企业一切成本会计业务,都集中在厂部成本职能部门进行,车间、其他部门一般只负责提供原始资料。在这种方式下,各车间、其他有关部门一般只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核算员。这种形式可以供厂部成本部门集中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数据处理,及时掌握企业成本信息;还可以使成本核算资料集中在厂部或本部门,减少核算层次,精简工作人员;但这样做不便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掌握和控制成本或费用支出,不利于调动它们控制成本费用、提高成本效益的积极性。在分散工作的形式下,车间成本或部门费用支出的计划、核算和分析等,一般由这些单位的成本部门或负责成本工作的人员担任;厂部成本部门主要负责成本数据的汇总,处理不便于分散到各单位去进行的成本工作以及对各单位成本会计工作进行业务监督和指导。采用分散工作形式可以使成本工作更好地与各车间、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使各车间、各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本单位的成本水平及其升降情况,更加直接有效地控制成本或费用,有利于降低成本水平,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增加了成本会计的工作层次和工作人员。企业应采用哪一种组织形式,要从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成本会计任务出发,并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来决定。

(二)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

在成本管理机构中,配备适当数量思想品德优秀、精通业务的成本会计人员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关键。成本会计工作要求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具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的作风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就业务素质而言,要求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现代成本会计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计划、核算和考核,同时还要进行成本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尤其是要把预测和决策放在重要地位。所以,成本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分析、预测和决策,使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中起参谋作用。

现代成本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计算机为手段,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对成本会计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制定和推行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依据,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条件。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要以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根据宏观调控需要来制定;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相协调;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发动群众讨论,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制定。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容包括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做出规定,一般应包括:①关于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②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③关于目标成本制定、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④关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制度;⑤关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的制度;⑥关于成本基础工作的制度;⑦成本岗位责任制;⑧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规定。

这里主要介绍成本岗位责任制。成本岗位责任制是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岗位可以是一人一岗或一岗多人;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以一人多岗,即除了担任成本岗位工作之外,还负责其他工作。成本岗位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如下:

(1)拟定成本会计制度。根据国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拟定本单位的成本会计有关制度。

(2)制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费用计划。按照产品预计销售收入目标利润,制定目标成本;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成本降低任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编制成本、费用计划;按年度、季度、月度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实行对口分级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组织成本、费用计划的实现。

(3)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定额管理和计量检验制度,为正确计算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www.xing528.com)

(4)核算产品成本,正确归集、分配生产费用。根据实际产量,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费用,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应正确计算成本差异,并应按照规定办法按月调整为实际成本。要划清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界限;要划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待摊和预提费用;要划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成本;要划清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界限,不得夸张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凡是制度规定不准列入成本开支的,都不得计入产品成本。按确定的成本、费用项目和成本核算对象,登记成本、费用明细账。

(5)编制成本、费用报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析和考核。根据账簿记录、成本计划和上年的成本、费用等有关资料,编制各种成本、费用报表,并分析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升降原因,预测成本发展趋势,对照成本、费用资料,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

(6)协助管理质量成本。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先的质量成本决策、日常的质量成本控制以及事后的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质量成本。

(7)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在产品台账和半成品登记簿。对在产品的内部转移和半成品的出库入库,都要认真登记。对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8)开展部门、车间和班组经济核算。根据分解下达的成本、费用计划指标,层层落实到班组或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部门、车间、班组的群众性经济核算,贯彻经济责任制。

实训项目

有一个很上进的年轻人总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时常烦躁、困惑。朋友问他为什么,他便说:“我是个很有理想和抱负的人,自从大学毕业,我就开始经营我的理想和事业,可到现在我付出了许多,学到了很多本领,却一事无成。”

“比如,我一毕业马上去学会计,我觉得很实用;后来,我发现心理学在今后一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马上又去进修心理学课程。与此同时,我还要踏实干好现在的本职工作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因工作需要,我还要钻研计算机编程。”

“诸多的课程让我很疲惫,但是想到未来一定会有用,又不忍心放弃。现在大家都在学习,都在进步,我不学习哪行啊!可到现在,我所学的课程进度都很慢,所以我很烦,感到压力很大,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看不到成就呢?”

学习的风尚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景观:刚毕业的需要学习,有了工作经验需要进修,当上领导要学习管理;要学的东西太多,但苦于分身乏术。“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么累?”“我到底应该放弃还是坚持?”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诸如此类的困惑。

一位智者曾经给这些困惑的人做过这样的比喻:“这种选择就像在过一个陌生的十字路口,只要你选准一条路径勇往直前,每一条路都可以通往目的地。可如果总是怀疑自己的方向不对,一次又一次地退回来选择其他的路,那么不管你以什么样的速度只会在原点附近徘徊,永远走不到你的目的地。你付出得越多就越觉得疲劳和辛苦。”

如果你是一朵莲花,要学会梳理自己的根茎有哪一个脉络出了问题,养分上来了,这个时候就打通了,所以,如同鹰的成长,你要不断地去调整自己。

后悔是一件最让人痛苦的事,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很多情况下,后悔于事无补且耽误时间,另外也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在这种消极心态的影响下又错过了另外一次机会,由此恶性循环。所以,绝对不能让后悔占据太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选择也是成本,不要因为生活工作中诱惑太多或者浅尝辄止而迷失在选择的过程中。认准了就坚持做下去,Just do it!

【要求】请根据你的学习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谈谈你的“选择的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