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菜全程自动化生产技术优化方案

油菜全程自动化生产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议专家组认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内容具体、规范实用、易于操作,示范效果显著。山区和半山区采用人工割晒、人工喂入机械脱粒的半机械收获。

油菜全程自动化生产技术优化方案

针对油菜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田间管理工序复杂、肥料农药利用率低,采收脱粒期长、不利于腾地,造成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通过品种和配套农机具筛选,集成以适宜机械化品种和新型环保农资应用,机械化耕播、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收获,适度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据2020年在罗平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区现场测产评议,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较传统生产方式每亩用种量降低0.3千克,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每亩油菜生产减少劳动力投入3.5个以上,实现每亩节本增效368.25元;田间测产平均亩产219.59千克,比非示范区平均亩产177.54千克亩增42.05千克,增产23.68%。评议专家组认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内容具体、规范实用、易于操作,示范效果显著。同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还减少油菜生产化肥农药投入20%,实现了优质油菜籽绿色生产,推进了农旅结合、多功能开发利用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 品种选择

根据各产区生态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用云油杂15号、云油杂12号、云油杂30号等早熟、抗倒伏性好、高产高油、适宜机械化生产及适宜多功能开发利用的杂交油菜品种。

2. 农用物资选择

选用“宜施壮”等油菜专用缓释(控)肥及绿色环保的病虫草害防治新型药剂。

3. 播种与施肥

在当地油菜最佳节令播种。播种时一次性完成整地、播种、施肥和化肥除草等程序。种子用量控制为每亩200克左右;根据土壤肥力、油菜生产水平确定专用缓释肥用量,一般每亩用量30~50千克。播种方式:坝区可选用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一次性完成整地、播种、施肥和封闭除草工序;山区、半山区选用小型旋耕机整地,采用背负式播种机无人机播种施肥,采用无人机喷药封闭除草。(www.xing528.com)

4. 病虫害防治

云南油菜产区重点防治蚜虫、根肿病和菌核病。防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物理防治主要是选用抗耐病品种预防病害发生,适当推迟播种期减轻根肿病发病风险,抽薹期蚜虫始发时田间放置黄板防治蚜虫;生物防治主要是播种时施用盾壳霉预防菌核病发生,薹花期蚜虫发生初期田间放养蚜茧蜂防治蚜虫;确有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防治宜选用新型环保农药、应用无人植保机飞防技术进行。同时,尽量避免在花期用药,以免对蜜蜂造成药害,并影响农旅结合的油菜花观赏效果。

5. 适度田间管理

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精量播种控制密度、封闭除草控制杂草,一般不进行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仅需要注意,在出苗期、蕾薹期和花角期,进行必要的灌溉。

6. 收获

坝区采用人工或机械割晒,机械捡拾脱粒的两段式机械化收获,或联合收割机一段式收获。山区和半山区采用人工割晒、人工喂入机械脱粒的半机械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