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过两次严重洪涝灾害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过两次严重洪涝灾害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社在做好防洪物资的同时,组织县社、公司和各基层社年轻力壮的民兵120 余人,赶往联圩和昌邑两社将化肥560 余吨,农药19800 公斤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运送到安全地带,确保了社有资产不受损失。但新建县委、县政府没有放松这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每年都指令分配新建县供销社土产公司储存防洪抢险物资任务。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过两次严重洪涝灾害

防洪抢险是一项预防性工作,不能确定哪年一定会出现,但必须坚决做到有备无患。

供销社从成立之日起,市、县土产杂品公司就承担了当地防洪物资中柴油、草袋、竹、木、铁丝、圆钉、铁锤、电线、手电筒等商品的采购、储备、供应这一政治任务。供销社狠抓这一任务的落实,每年都要备足政府制定的上述防洪物资。对采购有困难的品种,政府一般会协调解决,防洪物资由政府先用,然后再进行结算。最典型的要数新建县供销社,其次是南昌县供销社。

新建县地处鄱阳湖之滨,境内水系发达,河港纵横交错,湖泊密布,赣江、锦江修水支流等26 条大小河港和62 个湖泊,纵横在各个乡镇境内。同时,新建县是江西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县,而占全县水稻生产面积50%,年总产量60%以上乡镇都在全县众多的大小圩堤内。因此每年汛期确保堤内农田和广大农民生命安全,是防洪抢险的首要任务。新建县防洪重点是赣江沿岸两边和锦江、修水支流的松湖、石岗、金桥、大塘等乡镇,重中之重是二十四联圩95000 亩水田的联圩和昌邑两乡,赣西圩堤圩内粮食总产占全县40%和商品粮50%以上。被列入江西省政府重点保护圩堤,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过两次严重洪涝灾害。

第一次是1995 年汛期,从4 月份开始,连续持久的大雨暴雨使长江汛期提前,鄱阳湖水倒灌,地处鄱湖沿岸,赣江下游的新建县二十四联圩和赣西圩堤,受洪水威胁严重。7 月3 日昌邑水位高达22.06 米,比历史最高水位21.99 米多0.07米,圩堤出现多处塌方和泡泉。县社在做好防洪物资的同时,组织县社、公司和各基层社年轻力壮的民兵120 余人,赶往联圩和昌邑两社将化肥560 余吨,农药19800 公斤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运送到安全地带,确保了社有资产不受损失。7月8 日二十四联圩在昌邑决口,县农资公司、土产棉麻等公司,组织调动麻袋、柴油、铁锹等防洪物资90 多万元到昌邑用于堵决口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县社系统干部职工捐款32000 余元,县社仅23 人就捐款4180 元,人均达181 元。农资公司组织优质价廉的化肥尿素钾肥2106 吨,农药142.8 吨,运往灾区用于二晚生产。灾区联圩昌邑两社,在县社和兄弟社的支持帮助下,组织了送货小分队,用小船将油盐酱醋等日用品送到灾民在大堤上和较高的小山头上临时棚地。1995 年防洪抢险,以及灾后较快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供销社系统也有一份功劳,得到省社领导肯定。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在当年9 月17 日开始先后多次播出“面对洪水的考验——新建县供销社系统抗洪支农纪实”。县社干部吴志勇同志在1995年特大洪灾时期,做了大量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江西省抗洪抢险劳动模范。(www.xing528.com)

第二次是1998 年汛期,形势十分危险。由于长江上游多次洪水,长江水位超历史,湖北湖南两省灾情严重,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都亲临指导。江西九江决堤后鄱湖边的二十四联圩危机重重,省市领导、解放军、武警部队抽调军人和南昌市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约1000 余人次,参予二十四联圩昌邑段圩堤抢险。县供销社系统也抽出骨干组织突击队,参加赣西圩堤的巡逻守堤任务。县土产公司由于储备草袋远远不足,从省内宜春、九江地区调入草袋7.5 万条,经多方联系从湖北省武穴市在24 小时内调入68000 条草袋运送至抢险目的地。1998年土产公司提供了草袋15 万余条,麻袋21000 余条,塑编袋23 万只,塑编布56000 余尺,以及铁锹等价值66.4 万余元,灾区基层社在县社的指导下为灾区提供化肥、农药和生活日用品等金额在200 万元左右。

1998 年以后近10 年时间,没有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但新建县委、县政府没有放松这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每年都指令分配新建县供销社土产公司储存防洪抢险物资任务。为了确保防洪抢险物资安全,土产公司利用老昌北仓库拆迁之机,争取资金18 万元,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在县城近郊石埠乡留田村征地,自筹资金80 余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1000 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县级防汛物资配送中心。除完成政府分配储存任务,还主动为县防总、水利等部门代存防汛物资。

此外,为了有效地满足防洪需要,各地政府采取按田亩分派草袋生产任务,以备急用。草袋作为商品由县供销部门收购经营,收购的办法是由供销社根据县防洪指挥部下达给各地的生产计划收购。如果没有大的洪涝灾害,防洪用草袋量不大,储备的草袋有较多的剩余,为了不使之浪费,商业部门在确保防洪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向外推销草袋往九江、河南、河北、甘肃、东北等到地,使草袋销售量扩大,农民收入增加。从1974 年开始,由于南昌县的草袋在国家的工业和战备及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被列为全国供销社草袋生产重点区,并开始作为全国平衡产品。随着国家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近年洪讯减少,供销社对上述物资的储备也没有指令计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