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田变身景区 升级版乡村旅游

农田变身景区 升级版乡村旅游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从村子到红池坝景区的旅游快速道路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可以实现初通。届时,茶山村将彻底实现“天堑变通途”,由离巫溪县城最远的村变成离红池坝景区最近的村,成为红池坝景区迎接万州、开州、云阳、达州方向游客的“西大门”和“前客厅”。妙晓东介绍,初步统计,茶山村乡村旅游节开幕以来,村民开设的7家民俗户月均收入8000余元。

农田变身景区 升级版乡村旅游

茶山村虽然一度十分贫困,但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离红池坝AAAA级景区仅20余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景区西大门。

历史以来,虽然背靠大树,可没能好好乘凉。原因在交通,从长山村到红池坝之间的道路一直没有打通,切断了景区和村子的联系。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底,红池坝镇脱贫攻坚规划的“一横一纵”区域互联互通道路“小河—茶山段”路基工程率先开工,2020年6月底,完成路面油化。

目前,从村子到红池坝景区的旅游快速道路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可以实现初通。此后,从万州、开州方向经茶山村到红池坝景区,比目前经奉溪高速到红池坝景区减少车程约80公里,节约近1小时的时间。届时,茶山村将彻底实现“天堑变通途”,由离巫溪县城最远的村变成离红池坝景区最近的村,成为红池坝景区迎接万州、开州、云阳达州方向游客的“西大门”和“前客厅”。

交通瓶颈打破了,离农村变景区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为此,村里有自己的规划。“我们在人居环境改善和农田变景观及旅游接待能力建设上已经迈开探索的步伐。”妙晓东介绍,近一年多来,村里围绕康养休闲度假区定位,完成风貌改造180户,“四改两治”98户,实施庭院整治3处,建设完成了“鲁渝协作茶山农旅融合示范片”接待中心、旅游服务区、观景平台、休闲步道、旅游标示等基础设施建设。(www.xing528.com)

45岁的彭兴章和妻子邬书美前些年一直在重庆解放牌、观音桥等地从事餐饮行业,年收入10余万元。2017年底,他回到家乡看到变化后,当即作出决定,回老家经营农家乐,依靠乡村旅游赚钱,并于2018年年初正式创办了自己的农家乐。2020年上半年,他向县里申报了“森林人家”项目后,扩大了规模,目前接待能力有了大提升,每天能保证10名游客住宿、60人就餐。9月,红池坝镇茶山村乡村旅游节开幕后,高峰时期,他的农家乐日均营业额在3000余元,着实让他兴奋,也看到了希望。

“我相信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彭兴章说,现在村里硬件条件和城市没有多大差别,空气质量更好,连接景区的快速道路打通后,茶山村的地理位置优势一定能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只要思路好,农田也能变现。”妙晓东介绍,初步统计,茶山村乡村旅游节开幕以来,村民开设的7家民俗户月均收入8000余元。

妙晓东说,茶山村可仰望高山草场之美,品味农耕之趣,探寻峡谷之幽,植被丰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康养避暑胜地和农耕文化原乡,在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政策的支持下,一定会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