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探析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探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会议决定:“今冬明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促进农业大发展。”仅据山东、湖北、四川、广西等11个省、自治区的统计,就有近百万干部下到工地,各地驻军也都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探析

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运动的发展,1977年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一次农田基本建设会议,这次会议强调推进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性,批评“有人以为农业现代化就不要搞农田基本建设了”“讲科学技术就不要大干苦干了”的想法是错误的。李先念说:“不兴修水利,就谈不上农业的高产稳产。”[1]会议决定:“今冬明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促进农业大发展。”[2]

于是,在全国掀起了治山治水改土的群众运动。1977年10月底,全国已经铺开的工程达39万处,投入的劳动力达8000万人次之多。[3]在短短的3个月里,全国共调用了亿万农村劳动力进行开山劈岭,拦河筑坝,打井修渠,平地改土,共动用土石方达130多亿立方米,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3300多万亩。仅据山东、湖北、四川、广西等11个省、自治区的统计,就有近百万干部下到工地,各地驻军也都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农田基本建设。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在1977年、1978年为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共动用劳力323万人次,农用机械22万辆,共投资120多万元,全区增加旱涝保收田的3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600万亩,造田造地50万亩。[4]江西、福建、浙江、四川、贵州等省,完成的工程量分别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2~9倍。[5]各省都围绕着“十年规划”中的、到1980年按农业人口达到一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这一目标,把主攻方向放在改善现有耕地,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方面,四川省主攻小型水利,大搞喷灌,已经建成3万多个喷灌蓄水池,喷灌面积达120多万亩。(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国家农田水利基建投资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比例。从1952年到1987年国家对农业水利基建投资达644.83亿元,占农业投资的55%以上。其中1953—1957年为24.31亿元,占农业投资的57%,1958—1962年为96.64亿元,占农业投资的66%,1963—1965年为28.92亿元,占农业投资的38%,1966—1970年为70.14亿元,占农业投资的65%,1971—1975年为117.11亿元,占农业投资的62%,1976—1979年为132.15亿元,占农业投资的6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