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培育的战略方向分析与优化建议

主体培育的战略方向分析与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确立我国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战略意义之后,本研究将提出境外农业资源利用主体培育的发展战略方向。国内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要着重借鉴其他跨国企业发展的经验,特别要注意建设粮食产业链,将建设产业链作为主要战略,在国际市场的经营不仅要注重经营生产领域,还要全面建设市场体系、加工以及物流方面。

主体培育的战略方向分析与优化建议

在确立我国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战略意义之后,本研究将提出境外农业资源利用主体培育的发展战略方向。只有按照主体培育的战略方向发展才能够保证国内农业企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农业企业主体培育战略方向具体如下:

(一)将产业链建设作为主要战略

跨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持续健康地运营,就必须组建一条成本低廉、高效完善的产业链,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国际竞争,产业链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要着重借鉴其他跨国企业发展的经验,特别要注意建设粮食产业链,将建设产业链作为主要战略,在国际市场的经营不仅要注重经营生产领域,还要全面建设市场体系、加工以及物流方面。用产业链的视角统筹规划农业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重点关注各个产业链各个节点的维护提高,规避“木桶效应”给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带来的危害。然而,重点建设产业链并不等同于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产业链的全面同步发展,需要事先制订发展计划,优先发展重点环节,同时辅以其他环节按需发展的策略。

(二)农业企业成立境外信息收集和谈判部门

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农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农业的生产发展虽然受到市场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其深层次还会受到社会以及政治等干预,所以国内农业企业在跨国经营时非常有必要成立信息收集和谈判等辅助部门。企业此举的目的在于时刻提醒企业农产品生产投资中政治因素的作用,而不是一种非法竞争手段。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跨国公司常用的海外公关机构举措,在我国农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根据市场分布情况适当在东道国成立公关部门,用来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就当地政策和政府进行沟通。若企业规划构建完整产业链,那么和东道国政府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该计划的实施。同时,公关部门还要着重关注东道国的市场动态环境动态、政治动态和经济动态,并努力和东道国合作构建世界粮食市场。由政府部门号召建立专门负责跟踪农业信息以及农业经济信息的共享平台,在划分国内的不同地区之后,明确主次和侧重点,加盟到该平台中的企业从中可以下载到相关信息;信息共享平台也可以由在海外的多家国内企业共同组建来为这些企业联盟服务,做到资源和战略调整的灵活性。

(三)整合产业链,向周边行业扩散

目前,国内农业企业在走出去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仅关心企业内部资源,没有进行产业链整合,做到资源互补。在“走出去”战略实际实施过程中,某些企业过度依赖于政府活动和自身的资源开展经营活动,然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这种仅依靠内部资源的发展途径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海外经营的需求。从产业分工来说,我国国内大部分的农业企业都是生产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没能够很好地关注中下游情况。这种情形势必会使得国内农业企业在海外投资时不能及时转变思维方式,重生产,轻市场运作。又由于国内农业企业的实力整体不强,不具备和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竞争的实力,因此一个较为明智的做法就是“抱团走出去”。企业抱团能够保证企业联盟在产业链的一个节点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又或者能够经营互补,培养服务的专业化。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整合上下游资源时,可以衍生出范围经济效应,这是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也可以有效规避单一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被动,达到初步整合产业链。

(四)着重建设品牌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www.xing528.com)

由于粮食产品同质性严重,所以粮食产品要想实现差异化的困难较大。但,若是处于单一市场的内部,农产品的差异化也是可以做到的。在准入性方面,粮食生产较低,因此企业面临的潜在竞争者非常多,若行业的准入性较低,那么企业就必须采用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即采用差异化战略或率先在特定市场上达到规模经济。东道国外交政策和土地政策如何会影响企业的规模经济,若东道国管制较为严格,很难获取大量的土地,此时就需要企业在某一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之后着重从服务和产品的差异化方面入手。服务差异化可以是农业产业链上提供的特别的服务,产品差异化可以是具有特殊性的成品、加工产品和原料等。此外,品牌建设也是差异化的途径之一,农业企业要在规模和技术的基础之上打造原料品牌,然后打造加工品与制成品的品牌。和国外先进的农业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优势之一就是相对较为成熟的非转基因食品和绿色食品,这些健康食品还未全部打开国际市场的销路,国内的一些农业企业也能够借此契机努力实现差异化经营。

(五)整合国内外智力资源

在国内,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处在对外投资扩大阶段,每年我国对外投资量也都在不断升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此外,随着国内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基因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出现也都极大地影响着国内农业研究的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国内的智力支持已经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国内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就应该以技术为核心实现差异化构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专利保护意识。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来说,还要充分整合国外人力智力资源,通过跨国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促进企业的知识增长。所以,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国内智力资源的整合上,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以提升企业实力。而规模较大具备雄厚实力的大企业就需要将重点放在国际市场中,组建跨国性的区域总部,整合国内外智力资源。

(六)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互补

我国国内的大型的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经营时会更加倾向于相互合作而不是互相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国内大型企业都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之下进行经营,目标的一致性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比如中远集团和中粮集团在海外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如果我国农业企业其他环节不能给生产环节方面的优势提供支持,那么生产优势就很难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优势。若是两个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中而且是在不同的节点上,不管企业的性质如何都能够开展合作。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某些政策来促进国内农业企业之间开展互补合作,促进企业的结盟,构建高效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国内大型企业也要紧盯市场,抓住机遇进行自身的整合和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整合企业间的优势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以克服各自企业的劣势,以大型企业合作联合的形式积极参与产业链运作,给我国跨国企业的培育打下基础。

(七)境外项目实施时借鉴国内成功经验

我国目前的国情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粮食的生产和粮食流通方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国内的企业同样需要应对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引发的各种障碍。从这一背景来看,国内企业在开发经营国内市场时不但提升了企业规模和实力,积累了成功经验,还在国内粮食市场背景下培养了协调应变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国内农业企业在国内经营中积累的众多经验具备适应性,仍然可以应用到国际市场的经营当中。农民和企业之间合作模式的发展为国内农业企业在国外的互利共赢提供了借鉴意义。比如,由国内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牵头建设的现代化机械农业和加工业,在国外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立的辐射能力广泛的农业市场已经直接帮助企业获得了利益。注重积累国内农业企业的发展经验,并在实施境外项目时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并根据东道国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决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国内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搜寻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