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淆资本化利息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混淆资本化利息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余额较大或内部控制较弱的长期借款进行函证,验证其余额是否真实,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归还是否按计划进行。查明长期借款账户到期余额是否等于本金加逐年应计利息之和。审查确认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的分类正确性,应分别查明筹建期费用是否计入开办费,生产期费用是否计入期间损益,购建期费用是否在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成本,之后计入期间费用。

混淆资本化利息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例9-11】审计人员在对鑫发酒店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2007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款项60万元,年利率10%,期限2年,用于建造酒楼。酒楼于2007年3月1日动工,2008年8月31日完工。审计人员还发现,该企业2007年将当年所发生的利息全部计入财务费用,而2008年为了体现利润,又将当年所发生的利息全部计入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支付使用后作“借:固定资产,贷: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不将利息计入期间费用。审计人员经计算,确定2007年和2008年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各为1万元和2万元。

分析:

根据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小企业长期借款在固定资产建造期间的利息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不能计入期间损益;在固定资产支付使用后发生的利息支出,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审计中,应注意对企业固定资产资本化利息的核查,可通过以下审计程序来完成:

(1)获取或编制长期借款分类明细台账。

(2)对长期借款明细余额进行分析。

(3)向银行函证借款及应付利息,尤其注意借款本金是否归还和利率是否有调整。

(4)查找未入账的借款。

(5)检查长期借款是否已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得到恰当披露。

工作小窍门:长期负债审计的要点

1.长期借款

(1)长期借款及其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

需对长期借款及利息费用明细汇总表与长期借款总账,明细账、财务报表相核对。查明企业在财务报表上正确揭示了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借款抵押等情况。

检查借款合同、有关批文及其他有关借款的资料,审查确认借款是否有计划、有合同,看企业借款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对余额较大或内部控制较弱的长期借款进行函证,验证其余额是否真实,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归还是否按计划进行。

检查长期借款账面记录和原始凭证,验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审查长期借款的抵扣和担保情况,看其手续是否齐全,抵押和担保是否符合要求,应注意审查借款抵押品实物是否存在,其所有权是否为企业所有,提供担保的担保人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等。(www.xing528.com)

(2)审查长期借款用途审查。

首先,审查企业是否按借款用途使用借款,借款用途是否符合计划和合同的规定,有无乱拉、乱用或将借款违规高息转借其他企业,牟取非法利益的情况;其次,审查企业使用借入资金所获收益能否偿还借款本息并有盈余,借款使用中有无重大损失。

(3)审查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及外币汇兑差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审查确认企业是否正确地确定了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始点和终点。查明长期借款账户到期余额是否等于本金加逐年应计利息之和。

(4)审查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审查确认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的分类正确性,应分别查明筹建期费用是否计入开办费,生产期费用是否计入期间损益,购建期费用是否在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成本,之后计入期间费用。

2.长期应付款

(1)长期应付款及其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长期应付款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长期应付款是否均已记录;确定长期应付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长期应付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

必要时,现场查看交易涉及的资产,并向债权人函证长期应付款,了解交易事项目的及应付款项的原因、检查相关合同等相关文件资料;向关联方、有密切关系的主要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函询,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

(2)长期应付款计算是否正确。

检查各项长期应付款本息的计算是否准确,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非记账本位币长期应付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检查长期应付款的内容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主要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3)审查长期应付款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结合合同的审查,是否按合约规定的付款条件按期支付价款;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结合固定资产的审计,检查有无未入账的长期应付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