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的年碳储存能力分析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的年碳储存能力分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表5.2可以看出,基于CASA模型对各时期4种植被NPP模拟的平均值,得出4种湿地植被的年累积净初级生产力,其中:农田最高,盐蒿最低,芦苇及互花米草介于农田与盐蒿之间。受此影响,本研究得出基于CASA模型的互花米草等4种湿地植被的年累积二氧化碳储存能力为4.68~7.86 t/,相应的碳储存能力为1.28~2.14 t/。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的年碳储存能力分析

湿地常常被称为“地球之肾”,不仅因其具有水文调节及水质净化能力,还包括其通过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与储存(“汇”)功能产生的空气质量调节和净化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研究区植被的年累积碳储存量,按不同植被类型提取的NPP估算结果,借助ArcGIS 10.0提供的地图代数功能计算互花米草等4种湿地植被所有栅格的NPP均值得到NPP值(为便于比较,同时将前人利用不同方法得出的类似结果列出),然后利用式(5.4)及式(5.5)计算年累积碳储存量,结果如表5.2所示。

表5.2 不同植被类型年累积NPP及固碳能力比较

注:表中数据单位均为t/(hm2·a),NPP(CASA模型)、CDsink、Csink系本研究依据CASA模型所得出的结果,NPP(组合模型)系文献[19]依据Smalley、Max-min方法得出的平均值。(www.xing528.com)

从表5.2可以看出,基于CASA模型对各时期4种植被NPP模拟的平均值,得出4种湿地植被的年累积净初级生产力,其中:农田最高,盐蒿最低,芦苇及互花米草介于农田与盐蒿之间。从整体来看,本研究得出的年累积NPP为2.89~4.85 t/(hm2·a),较之前人研究成果显著偏低,究其原因,依然是受到图5.2所示的整体结果偏低的影响。受此影响,本研究得出基于CASA模型的互花米草等4种湿地植被的年累积二氧化碳储存能力为4.68~7.86 t/(hm2·a),相应的碳储存能力为1.28~2.14 t/(hm2·a)。在此基础上依据图4.2所示的各时期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得出其碳储存总量如图5.5所示。

从图5.5中可以看出,各种植被类型总面积及其碳储存能力对研究区潜在“固碳”能力的综合影响,其中:农田在全部4种湿地植被之中的潜在“固碳”量呈持续上升趋势,除1987年低于盐蒿之外,考察期内其他年份均为最高;与之相对的是盐蒿的贡献持续下降,2013年已经低于2.00万t,为4种湿地植被中的最低者(仅占4种湿地植被“固碳”总量21.64万t的10.45%);此外,芦苇及互花米草的碳储存贡献均呈先增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但两者的拐点位置不同,前者出现在1992年,后者则为2002年。整体来看,图5.5显示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研究区二氧化碳储存量的影响,体现了湿地植被具有的调节区域小气候、改善局地空气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图5.5 各时期研究区植被碳储存总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