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忠湿地生态修复中芦苇植被特征成果

吴忠湿地生态修复中芦苇植被特征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2结构特征总体来看,我国北方水生芦苇群落或以芦苇为建群种构成单一植物群落,或与其他植物构成多层片多优势种群落,其中在湖边静水地段,常伴有狭叶香蒲、水葱、水蓼和狭叶泽芹;边缘浅水处有慈姑、泽泻、黑三棱和野稗等;深水处,有沉水层,生长有两栖蓼、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等。

吴忠湿地生态修复中芦苇植被特征成果

1.5.1 种类组成特征

芦苇群落主要以芦苇为建群种,由于其分布很广,各地生态条件差异悬殊,因而有许多变种。如新疆博斯腾湖的芦苇变种——博斯腾苇组成的群落植物种类少,只有龙胆科(Gentianaceae)、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香蒲科(Typhac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茨藻科(Najad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的几种植物(陈卫等,2007)。松嫩平原扎龙湿地的建群植物基本上也是芦苇,在常年积水地段,长势较好,高度在3 m 以上,伴生有香蒲、水葱以及沉水植物小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等;在季节性积水地段,芦苇的长势较差,植株的高度在2 m 以下,伴生有沼生植物狭叶泽芹、水蓼、野稗等(杨晓杰等,2012)。内蒙古乌梁素海的芦苇群落主要分布于湖边和滩地,面积较大,伴生植物较多,有狭叶香蒲、水葱、小香蒲等,浅水处有泽芹、水蓼、野稗等,积水深处常伴生有水生植物线叶眼子菜和沼委陵菜等(段晓男等,2004)。

1.5.2 结构特征

总体来看,我国北方水生芦苇群落或以芦苇为建群种构成单一植物群落,或与其他植物构成多层片多优势种群落,其中在湖边静水地段,常伴有狭叶香蒲、水葱、水蓼和狭叶泽芹;边缘浅水处有慈姑、泽泻、黑三棱和野稗等;深水处,有沉水层,生长有两栖蓼、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等(崔保山等,2006)。(www.xing528.com)

由于生境不同,芦苇群落的垂直结构也不同。在干旱生境中,芦苇群落因植株高度差异往往可分为2 个亚层;而在水域生境中,如为单优群落,一般不分层,但有其他植物混生时,有时可分为3 个亚层:水下层——如沉水的篦齿眼子菜、水面层——如浮叶眼子菜、水上层——芦苇。滇池潜流湿地的芦苇群落总共有7 个物种,就分为3 个亚层(张玲等,2005)。李春等(2008)对拉鲁湿地主要植物群落进行研究,也发现芦苇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分为草本层和沉水层,草本层又分为直立水面之上的挺水层和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浮叶层。

河西走廊黄河中下游芦苇生态型的划分可以看出,湿地芦苇的主要生态型有沼泽芦苇、淡水沼泽芦苇、咸水沼泽芦苇、低盐草甸芦苇、高盐草甸芦苇、淡水芦苇和巨型芦苇。其中沼泽芦苇、淡水沼泽芦苇、淡水芦苇和巨型芦苇大多分布在水分充裕的湖泊湿地、沟渠上游等,而咸水沼泽芦苇、低盐草甸芦苇和高盐草甸芦苇大多分布在含盐量较高的洼地、沟渠下游以及盐碱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