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实验室到市场:舟山发明家的转型之路

从实验室到市场:舟山发明家的转型之路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年前,舟山两位发明家兼企业家破解了这一难题:一位把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再由磁场能加热;另一位把交流电电源转化为直流电加热。说了这么多,感觉好像舟山这样的发明家兼企业家俯拾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舟山科技创新的精英人士,而且他们来自一线,发明更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只有当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时,如何从发明家的身份转型,才是关键所在。

从实验室到市场:舟山发明家的转型之路

/2014-02/

2005年9月,我从一封寄给报社的读者来信中挖掘到新闻线索,赴岱山县高亭镇采访灯泡炉发明人刘镇翰。灯泡炉,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灯泡热能煮饭。那天现场演示,一只275瓦的灯泡装在特制饭煲中,通电20余分钟,电费不到1角钱,一斤半的生米煮成了熟饭。

刘镇翰是一名岱山无线电厂的退休技师。这个既节能又环保的发明,浸透了他20余年的心血。新闻刊登后,引起国内外投资商的注意,刘本人还应邀参加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犹记得当年交谈,刘觉得自己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营销渠道,加之年已68岁,想把专利尽快有偿转让。

近10年过去了,灯泡炉依旧是实验室的产品。发明成果转化难,不是这个发明不接地气,而是商品除了发明的内核,还包括生产设备建设、外观设计、渠道搭建、维修更新等常规动作。这样浩大的工程岂是一个发明家可以承受的?

如果他本身还是一位企业家呢?

身边就有两位这样的发明家兼企业家,一位在国内独家攻克了12米以下滚塑船一次成型的难题;另一位发明了集室内环境净化和安防功能的一体机。因为企业家身份的便利,他们把自己的发明变成了商品。可惜的是,企业的日子还远没有到舒心的时候,愿意合作的人不少,但他们选择了坚守。

自己的发明如同自己的孩子,珍惜爱护之情,实属天性流露。但正如孩子的成长,自有他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能越俎代庖一样。产品获得市场承认,在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自然也有它铁一般的法则。(www.xing528.com)

比如,消费者如何信任你的产品?这就需要广而告之。再比如,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需要搭建专业营销团队和营销渠道。随着市场扩张,还少不了响应及时的售后服务团队。更何况科技日新月异,再好的产品,也有它的生命周期,产品需要不断升级换代。

这是听起来让人头大,做起来千难万难的事。具体怎么办?这里有两个一正一反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电热水器的原理是利用电能加热冷水,由于水的导电性,直接加热存在漏电危险,这也是电热水器的安全软肋。数年前,舟山两位发明家兼企业家破解了这一难题:一位把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再由磁场能加热;另一位把交流电电源转化为直流电加热。单从原理上讲,前一个发明的安全系数更高,理论上这两个发明的市场前景也更广阔,可后来的市场遭遇却迥异。

前一位企业家自己投资建厂,注册商标,组建营销网络,陆续在北方等一些大城市开设专卖店。后一位企业家选择跟美的合作,贴牌生产。再后来,前一家企业因资金链断裂不幸倒闭;后一家则越做越大,工厂也从舟山搬到了广东。

说了这么多,感觉好像舟山这样的发明家兼企业家俯拾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舟山科技创新的精英人士,而且他们来自一线,发明更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只有当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时,如何从发明家的身份转型,才是关键所在。

■本文刊于《舟商》杂志201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