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使命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使命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中,铁路基础设施缺口大于公路基础设施缺口。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物流绩效指标的衡量结果,“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物流绩效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由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由国内向国外转移,这种价值链的延伸与攀升效应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必然。“通道的适切性与区位导向”也是“一带一路”的内源驱动力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使命

1.基础设施短缺的发展诉求

世界银行认为,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可得性是良好的互联互通的前提条件。在“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中,铁路基础设施缺口大于公路基础设施缺口。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物流绩效指标(LPI)的衡量结果,“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物流绩效存在巨大差异。整体来看,铁路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及服务质量低于公路、海运和空运提供商的能力及服务质量。区域方面,中国周边几个经济体的物流绩效不高,与亚洲地区的交通连接线比较薄弱。其中,缅甸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很差,几乎没有陆路交通线,尼泊尔基础设施薄弱,中国—尼泊尔—印度之间互联互通十分有限;毗邻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国家公路质量十分低下,东南亚国家具有质量相对良好的公路,但只有马来西亚和部分海湾国家公路质量可与西欧国家比肩;在中亚与东欧,维护不足问题是比缺少连接线或者能力不足更加严重的问题;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毗邻中国西南地区的国家中(例如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铁路公共基础设施质量较低。国家方面,阿富汗、不丹和伊拉克则位列20个物流绩效指标排名最低的经济体;缅甸和老挝国内及彼此之间仍然存在公路交通线不足和薄弱的问题;由于维护不善和气候恶劣,连接中蒙俄公路的蒙古国段路况不佳。海运服务供应方面,保加利亚、柬埔寨、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和缅甸是船运供应最差的国家。

2.发展模式革新的合作需求

国内学者毛伟著认为,近代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确立世界霸权的国家并非人类文明中心带的文明古国,从地理位置看皆属欧亚大陆边缘国家或海洋国家,称霸周期未超130年,无一例外。“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将融合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构建一个人类文明融合的话语体系,重塑世界秩序而非构建新的霸权,开创一种新的人类发展模式。

3.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变革

国内学者傅梦孜从全球分工和通道及区位导向等角度对“一带一路”建议的产生进行解读。(www.xing528.com)

全球化分工主要体现于包括供应链、生产链和物流链的价值链中,“价值链的延伸与攀升效应”构成“一带一路”的另一个内源驱动力。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由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由国内向国外转移,这种价值链的延伸与攀升效应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中国作为全球创新版图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正在引领国内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努力推动产业链重塑和价值链提升。

“通道的适切性与区位导向”也是“一带一路”的内源驱动力之一。通道建设反映了地缘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通道或在建通道已经或即将形成经济带动效应。由于运输通常有利于产能合作推进,这种区位导向形成的国家间产能合作将支撑通道运营,促进全球与区域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贯通亚欧非通道,使得产品生产区、资源富集区与消费市场区互联互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通道辐射型的区位”导向决定的基本布局,也是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动因所在。

4.突破结构冲突的创新探索

国内学者鲁宸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结构性的冲突和现实的阻碍”。目前,大国博弈、地缘政治阻力与功能领域规模增长并存。基础设施的全球连通使得全球货物能够迅捷地运送到世界各地,促进国家间的商业往来,提高金融流动效率。然而,所谓“文明的冲突”以及民粹主义兴起和反全球化思潮也在逐渐扩大影响,成为进一步互联互通的阻碍,这体现了互联互通中价值型的领域冲突。互联互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规模效应,但也出现了认同上的结构性冲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背后的互联互通竞争,不仅表现在西方扩张的霸权,还表现在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现象十分普遍。上述结构性冲突推动中国寻求更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增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扩散型互惠”,中国才能寻找到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