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程与构想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程与构想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次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提出。此后,习近平在多次演讲和会议上阐述“一带一路”构想。[8]习近平还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程与构想

2013年9月,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2013年10月,他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首次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提出。

此后,习近平在多次演讲和会议上阐述“一带一路”构想。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作主旨发言强调:“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国家。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4]2014年6月5日,他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强调:“‘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5]9月12日,他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中方制定的规划基本成形。欢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积极参与,共商大计、共建项目、共享收益,共同创新区域合作和南南合作模式,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地区互联互通和新型工业化进程。”[6]9月18日,他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强调:“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南亚,符合本地区国家和人民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中国愿同南亚各国和睦相处,愿为南亚发展添砖加瓦。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中国希望以‘一带一路’为双翼,同南亚国家一道实现腾飞。”[7]11月6日,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时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8]习近平还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9]11月8日,他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中表示:“‘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10]他还提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是开放的,可以根据地区、行业或者项目类型设立子基金,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11]11月9日,他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愿意同各国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为亚太互联互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12]他还在这次会上宣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我们愿同大家一道努力,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成为各方在互联互通、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新平台。”[13]11月15日,他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作的题为《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的发言中谈道:“我们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作出贡献。”[14]

进入2015年,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15]他还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16]2015年4月21日,他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中指出:“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要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我们希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关联紧密,进展顺利。两大走廊建设将有力促进有关国家经济增长,并为深化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强大动力。”[17]11月6日,他在越南国会发表的题为《共同谱写中越友好新篇章》的重要演讲中强调:“中越两国经济关联度大、互补性强,利益融合日益紧密。中方高度重视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愿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框架内,加强两国互联互通及产能和投资贸易合作,为新形势下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8]11月7日,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重要演讲中强调:“两年前,我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设想。这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中国发布了愿景与行动的纲领性文件,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积极参与的态度,中国同很多国家达成了合作协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已经签署,丝路基金已经着手实施具体项目,一批多边或双边大项目合作正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我们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的愿景。”[19]11月18日,他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发表的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我们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同域内外许多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实现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20]

2016年1月19日,在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说:“‘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中国拥有广阔市场、充裕资金、先进技术、优势产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阿拉伯国家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阶段,普遍把工业化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的重要选择。双方可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把各自发展战略对接起来,深化和拓展能源、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等领域合作。我们欢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快车,实现双方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21]1月20日,习近平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20日出版“纪念中埃建交60周年专刊”并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首发式。习近平在为专刊致辞谈道:“中埃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两国人民以海陆‘丝绸之路’为纽带,谱写了友好往来、相知相交的历史篇章。埃及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建交60年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中阿、中非关系和南南合作的典范。2014年,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中埃关系,愿同埃方携手努力,弘扬传统友谊,促进文明互鉴,深化‘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多领域务实合作,让两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更加美好。”[22](www.xing528.com)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共赴盛会。在开幕式上,习近平用4年来“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向世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的新阶段。他还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23]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5年前,我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2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