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国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模式

打造国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模式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襄阳在对外开放的经济活动中,若想不被“边缘化”,并做大做强,必须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树立“国际产业链+国际产业集群”思维,担当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组成(国内)产业集群,借助外部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做强自身。

打造国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链即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至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的公司、政府和机构的集合,通过企业间相互竞争与合作,实现产业链式的发展与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益于包括运输工具和通信方式等在内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其特点是产业链分布在不同的经济体,因此被称为“全球产业链”或“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就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它使得区域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越来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经济体不能积极参与其中,等待它的只能是被边缘化的命运。这正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提出之背景。(www.xing528.com)

“一带一路”战略明确提出“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襄阳在对外开放的经济活动中,若想不被“边缘化”,并做大做强,必须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树立“国际产业链+国际产业集群”思维,担当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组成(国内)产业集群,借助外部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做强自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