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时期与南宋早期的历史发展

北宋时期与南宋早期的历史发展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期间中日贸易是从太宰府的私人贸易逐渐扩大到九州沿岸的庄园贸易。日本出土的北宋期间的中国陶瓷仍旧与唐晚期接近,主要还是青瓷和白瓷。日本出土的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唐草纹碗北宋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四耳壶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一时期日本已经开始对中国的陶瓷进行仿制,其中对中国陶瓷输入反应最敏感的是瓷器系的猿投窑系诸窑,其首先仿制的便是白瓷四耳壶器型制作的无釉四耳壶。

北宋时期与南宋早期的历史发展

北宋期间中日贸易是从太宰府的私人贸易逐渐扩大到九州沿岸的庄园贸易。从目前的出土数据和历史资料来看,中国宋元时期陶瓷数量比例较大,“日本镰仓可能是中国瓷器铜钱的最大进口者”。平安、镰仓时代,镰仓是输入中国瓷器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采集到的中国陶瓷器有五万余件”。截至1978年,日本全境中国陶瓷的遗址有988处,遗址包括宫殿、官衙、寺庙神社、城馆、聚落、墓地、都市、港镇等,种类繁多,基本涵盖了一切类型。从这些遗址中出土的中国陶瓷年代明确的有70%,在这70%里宋、元时期的占到了75%,仅已发掘出土的输入日本的宋代瓷器散布在日本本州、九州、四国沿岸及中心地带,达四十个县以上。这些中国陶瓷在日本的分布集中在福冈县(207处)、熊本县(117处)、神奈川县(69处)、冲绳县(61处)、京都府(53处),基本是日本中世纪政治、经济中心都市。

日本出土的北宋期间的中国陶瓷仍旧与唐晚期接近,主要还是青瓷和白瓷。白瓷种类非常多,有碗、盘、盒、经筒、壶、水注、水滴等,与前朝相比区别不大;青瓷则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2世纪中叶之后,越窑刻花青瓷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龙泉窑刻花青瓷,稍晚的同安窑系的青瓷也开始输入,青瓷出土的类型有壶、碗、盘、盒,其中碗盘类输入的时间明显晚于其他品种。这时期除了青瓷、白瓷,还有褐釉、黄釉等施铁釉制品。褐釉器物多为壶、水注、经筒等大型器,壶类和白瓷一样基本是四耳壶;黄釉器物有盘、钵和壶类。北宋时期的日本社会是处于藤原政权崩溃,院政政权诞生的阶段,此阶段的日本陶瓷业传承了前代的土师器系、须惠器和瓷器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土师器系的碗盘类,而须惠器、瓷器系是各地生产的地方特色器类,主要有碗、盘、钵、瓶、壶及瓮类。

日本出土的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唐草纹碗

北宋登封白釉珍珠地四耳壶(www.xing528.com)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一时期日本已经开始对中国的陶瓷进行仿制,其中对中国陶瓷输入反应最敏感的是瓷器系的猿投窑系诸窑,其首先仿制的便是白瓷四耳壶器型制作的无釉四耳壶。同时,美浓须卫窑出土的器物也具有与中国陶瓷相似的形制。在须惠器系中,仅有珠洲窑对四耳壶进行了模仿。从这些模仿窑口的地理位置来看,日本沿海地区(其中美浓与景德镇类似,虽为内陆地区但水运交通便捷)对于模仿中国陶瓷比较积极。

12世纪的猿投窑灰釉四耳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