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促进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

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促进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物联网相关研究成果较丰硕,为开展物联网产业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金虹提出从制度协同切入,着力培养重点龙头企业,促进政策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

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促进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有利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下的新增长,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释放市场活力,寻求经济新的内生增长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地方政府都看到了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潜力,以积极的态度踊跃发展地方物联网产业,以带动区域经济,但他们同时也忽视了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物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程度是不平衡的,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目前“一哄而起”的发展模式会造成物联网产业相关项目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发展,不合理的规划致使各相关部门、地区和行业间的条块分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更多地注重产业资源优势开发与协同应用,准确把握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趋势,对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物联网相关研究成果较丰硕,为开展物联网产业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外学术界探讨了物联网的发展动向,Michahelles F(2010)认为物联网技术在家电、通信设备等日常生活用品上的应用会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Kyriazis D等(2013)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它使事物变得更加智能、可靠和自主,在这个数字环境创造的信息宝库是事物智能化的关键推动者。国内学术界对物联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产业链领域,但从产业系统成长协同度方面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对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邓少灵(2011)对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区域创新,构建三个层次的城市群创新格局;以行业应用为主线,构建产业协同生态链等。储成祥等(2012)指出科技水平、商业模式、技术标准、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任腾(2012)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选择协同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运用Logstic模型对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进行研究。金虹(2013)提出从制度协同切入,着力培养重点龙头企业,促进政策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协同论认为复杂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配合的行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协调作用,产生“1+1>2”的效果。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有助于产业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结构的组织及稳定,对于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和帮助产业发展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物联网产业系统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章拟利用SIM模型对物联网产业系统内各子机制和系统整体的协同状况进行剖析,选择协同测度指标,并对其产业系统协同度进行测度,以期能客观准确反映我国物联网产业系统成长机制的演化状况,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趋势,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思路和依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