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任务分析的工具支持

学习任务分析的工具支持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大致梳理了学习任务分析的操作流程,下面是本书设计的学习任务分析阶段可能用到的支持工具。这一点也是以往的任务分析操作缺少关注的地方。因此,这里我们进一步提出了识别经验、技能和知识的工具,以帮助实践者完成学习任务分析。表5-27专家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对比分析表(三)认知需求样表通过学习任务分析流程和工具,我们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学习任务分析的工具支持

前面我们大致梳理了学习任务分析的操作流程,下面是本书设计的学习任务分析阶段可能用到的支持工具。

(一)经验、技能和知识识别工具

本书提出的学习任务分析流程试图从经验、技能和知识三个维度获得学习内容。在真实的实践操作中,教学设计实践者往往对工作任务或者操作行为的分析更加熟悉,却很少了解如何分析任务背后的经验、技能和知识。这一点也是以往的任务分析操作缺少关注的地方。因此,这里我们进一步提出了识别经验、技能和知识的工具,以帮助实践者完成学习任务分析。

根据本书提出的学习任务分析流程,在识别某项具体任务或者子任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部分,我们主要采用了结构化访谈、过程追踪和模拟情境三种技术,来获得专家在工作情境中采取的行动、操作的策略、做出的决策、所需的经验技能以及新手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学设计实践者在过程追踪过程中进行专家访谈,以获得宝贵的专家经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技能识别工具(见表5-24)。本书希望通过过程追踪来调查某项具体任务或者子任务所需的各方面的专业技能、所用到的策略、新手出现操作困难的原因等等。

表5-24 技能识别工具

此外,在模拟情境时,为了帮助教学设计实践者获得情境性的专家行为和线索,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案例识别工具(见表5-25)。本书希望通过模拟真实工作情境,探查专家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下的认知过程,进而获得一般访谈难以获得的信息,如情境评价,情境如何影响了行为,以及在给定情境下新手潜在的错误风险等等。

表5-25 案例识别工具

最后,根据本书提出的学习任务分析操作流程,在识别专家经验和技能后,需要进一步识别出相应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支撑知识。因此,我们设计了支撑知识识别工具,如表5-26所示。

表5-26 支撑知识识别工具

以上三个工具都是从认知任务分析的角度出发的,其目的是希望从完成任务的人头脑中获取信息。

(二)专家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对比分析

学习任务阶段,我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识别子任务;识别任务背后的技能或者经验;识别作为支撑的知识(一般是事实和原理类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够对比分析专家员工与普通绩效员工相比在工作做法和思维决策上有哪些差异,可以直接挖掘出导致绩效达成的影响因素和工作行为,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加速提升普通员工的绩效达成能力。

如一些技能型工作,专家与员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能或经验层面,通过专家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专家员工和普通员工在哪些地方存在差异,哪些是定量,哪些是变量。一般来说,基本的操作步骤和程序是定量,而变量即新手和老手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已经识别出专家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活动和推理过程后,普通员工再次来解决同样的问题,以识别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专家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对比分析表,如表5-27所示。

表5-27 专家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对比分析表

(三)认知需求样表

通过学习任务分析流程和工具,我们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学设计实践者从繁多的信息中理出框架和把握重点信息。我们设计了认知需求样表,如表5-28所示。

表5-28 认知需求样表

根据学习任务分析操作流程,在获得认知需求表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建立任务知识结构模型,以建立知识技能与任务之间的关联。在这个环节,我们要把相似的知识、技能等进行模块化。如果有很多互不关联的信息,可能这些内容是一些并不需要的无关内容。如果确定这些内容是必需的,则需要把这些内容设法与其他知识内容建立联系。内容模块化的工具方法,这里推荐作为课程计划工具的主题或内容分析方法,包括概念地图、掌握设计图、矩阵分析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不仅仅要把知识技能模块化形成内容模型,还需要建立任务与知识技能模块的关系。

(四)认知任务分析方法扩展

认知任务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来源于人机交互领域,只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进行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面向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认知任务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选择性地开展认知任务分析。

1.PARI

PARI(prediction,action,result,interpretation)是为数不多的关注问题解决的认知任务分析方法。PARI主要用来分析真实情境中的故障排除型问题的解决所需的系统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当问题出现时,PARI尝试去识别问题解决者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或者决定、行动的先驱因素或者先决条件、行动的结果以及专家对行为结果的解释。信息的收集主要依靠结构化访谈。在访谈中,专家在真实情况下互相提出问题,以探寻他们解决问题所作出的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假设。此外,还要求专家详细说明他们的问题解决方案,特别要关注他们做出决策时的推理过程。在已经识别出专家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活动、结果和推理过程后,新手再次来解决同样的问题,以识别教学的重点和难点。PARI分析的操作步骤(Hall et al.,1995)如表5-29所示。(www.xing528.com)

表5-29 PARI分析的操作步骤(Hall et al.,1995)

(续表)

(续表)

2.任务知识结构法

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有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有不同的任务知识结构。任务知识结构是为了完成不同任务所需的不同形式知识的表征,是使员工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任务知识的复合图像或者是表征(Johnson et al.,1988;Johnson et al.,1995)。具体的辨别任务所需知识的步骤,如表5-30所示。

表5-30 辨别任务所需的知识的步骤(Johnson et al.,1995)

(续表)

(续表)

3.应用认知任务分析法

应用认知任务分析法(Applied Cognitive Task Analysis,ACTA)是可供培训领域实践使用的认知任务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四种认知任务分析技术:任务图访谈技术(task diagram interview)、知识审计技术(the knowledge audit)、模拟访谈技术(the simulation interview)和认知需求表技术(cognitive demands table)(Militello& Hutton,1998)。其中任务图访谈技术提供关于任务的宽泛视角,并突出任务中的认知困难部分,为进一步的深度访谈做准备。知识审计技术调查某项具体任务或者子任务所需的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一旦某项技能被揭露出来,就需要进一步探查在工作情境中的具体案例,所用到的策略,新手出现操作困难的原因等等。模拟访谈技术,可以让访谈者探查业务专家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下的认知过程。模拟访谈技术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工作情境,进而获得一般访谈难以获得的信息,如情境评价,情境如何影响了行为,以及在给定情境下新手潜在的错误风险等等。认知需求表是统一和综合数据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本书设计的学习任务分析支持工具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这一方法。

应用认知任务分析法的整个过程一般是线性操作的,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应用任务图访谈技术请业务专家列出3~6个较为宽泛的任务步骤或者子任务。第二步,应用知识审计技术调查某项具体任务或者子任务所需的各方面的专业技能(注:这里不仅仅是找出任务的各个成分,而是试图找出任务所需的各种技能的本质、所需的具体活动,用到的策略等)。一般来说,要先请专家界定主要问题,接着向专家提出一系列问题,包括采取的何种行动,所需的技能等,然后询问具体案例中采取的策略和决策过程;最后访谈新手会出现的问题。该阶段的输出样表如表5-31所示。

表5-31 知识审计阶段输出样表

第三步,设计模拟情境进行模拟访谈。模拟情境的真实性程度并不重要,关键是设计的情境要具有挑战性。暴露在模拟情境中,要向业务专家提出问题以明确主要事件(或者活动),包括决策点、决策过程等。提出的问题包括“在这种情形下,你要怎么想和怎么做”,具体如表5-32所示。

表5-32 模拟情境访谈表

最后一步,制作认知需求表。该表统筹综合以上三个步骤中产生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学设计师关注在于项目目标相关的分析内容上,如表5-33所示。

表5-33 认知需求表

应用认知任务分析法简单易用,然而由于整个过程是线性的,缺少一些综合的和有深度的信息。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辅助认知任务分析,如关键事件法或者关键决定法,可以辅助找出关于某任务的重要认知要素(Klein&Thordsen,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