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花钱也享受的搭便车策略

不花钱也享受的搭便车策略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把小猪坐享其成的这种策略形象地比喻为“搭便车”。一个市场上“绝对没有”的概念要让消费者认知并接受,需要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可能是一家创业公司承担不起的。两家公司一起“烧钱”,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了解并接受“用手机叫车”这种消费方式。等滴滴出行、快的打车的钱“烧”完了,神州专车只用了很少的补贴金额,就收获了高端用车市场很大的份额。跟着大猪跑,才叫“搭便车”。

不花钱也享受的搭便车策略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竞争中的弱者该如何生存。有人把小猪坐享其成的这种策略形象地比喻为“搭便车”。在现实生活中,搭便车的现象极为常见,比如你搜索杰克·韦尔奇的《商业的本质》,就会发现有一批类似名字的书,如《经营的本质》《技术的本质》《学习的本质》《战略的本质》……陈凯歌拍了一部《道士下山》,市场上就会出现《道士上山》《道士出山》《道士降魔》《最后一个道士》……

那么,作为市场上处于弱势的“小猪”,我们可以怎样应用智猪博弈?还是老套路,给你三条建议。

第一,有自知之明,不要轻言“教育市场”。我认识一个创业者。有一天,他很兴奋地说他有一个市场上绝对没有的概念,一旦施行一定大获成功。说实话,我一方面祝愿他能成功,另一方面很替他担心,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句:“市场上绝对没有。”一个绝对没有的概念,通常有两种可能性:一是14亿中国人都没有想到;二是有人想到过,也有人做过,但失败了。你觉得哪一种的可能性大一些?一个市场上“绝对没有”的概念要让消费者认知并接受,需要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可能是一家创业公司承担不起的。作为竞争中的弱者,跑得过快,以一己之力试图改变市场的认知,会有极大的风险。

第二,盯紧大猪,它可能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2015年前后,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两家公司在腾讯阿里巴巴的支持下,一共花了40亿元请全中国人打车。很多人觉得这两家公司“傻”,一开始就合并多好,还要浪费那么多钱。实际上,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知道,滴滴出行的竞争对手从来就不是快的打车,而是传统的出租车公司。两家公司一起“烧钱”,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了解并接受“用手机叫车”这种消费方式。神州专车就很聪明,它没有正面参与“烧钱”大战,而是一方面借助互联网专车的风口推广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将自己定位为高端用车服务,和滴滴出行、快的打车形成差异化。等滴滴出行、快的打车的钱“烧”完了,神州专车只用了很少的补贴金额,就收获了高端用车市场很大的份额。跟着大猪跑,才叫“搭便车”。(www.xing528.com)

第三,顺应认知,静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风口。谈到“猪”,我们总是会想到雷军那句著名的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然而这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却充分地印证了如果自己是“猪”,那么即便真的飞了起来,等风停了还是会摔下来变成“死猪”。所谓的“风口论”,其实是告诉我们要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是顺应消费者的认知,顺应市场的变化。这里的顺应就要求我们更有耐心,等待那个和自己优势匹配的风口,而不是刻意去寻找,没有风口,制造风口也要上。努力寻找风口的人们可能就像那只拼命踩踏板的小猪,最终可能饿死在通往风口的路上。所谓成大事者,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一句话理解智猪博弈:

成大事者,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