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拥有标识性概念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拥有标识性概念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中国自己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创新与概念范畴创新是分不开的。其一,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和政府承诺是实现中国减贫的根本保证。中国将促进减贫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分享。第三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对西方理论的超越就在于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认知。

拥有标识性概念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过去的近40年里,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赢得了世界的认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着重学习研究,引进西方经济学,不少学者对西方经济学过度迷信和崇拜,因而出现轻视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的情况,从而妨碍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能力。这种格局和状况,容易使我们丧失理论自信,甚至掉入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之中,由此容易导致误判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

构建中国自己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创新与概念范畴创新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概念范畴的创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没有标识性概念和范畴,经济学就缺乏主体性和自信力,更容易落入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观念对中国实践如影随形,不时左右着中国实践,甚至一些领域成为西方概念的“跑马场”和“试验田”。现在,中国的崛起对西方概念形成了挑战,中国的崛起和对西方的超越使得西方的概念和学说越来越难以对中国问题提供准确解释。

其次是理论的创新。回顾近40年的中国改革实践,不少是源自于自下而上的实际经济操作者的行动,然后被中国的经济学者不断总结发掘,最后以某种在西方经济学看来无法理解或似乎不严谨的词语,不断被中国高层决策者采纳,经过不断试验和“试错”,进而以更直白和朴素的语言形成权威的改革文件,最后推向全国,形成改革浪潮,取得改革的成功。比如,家庭联产承包制、价格双轨制所有制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正是这些在西方经济学里很难搜寻的中国语汇和中国理论,实际上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的推动力量,从而不断深化和完善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践,并推动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我认为,现在总结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第一应该是提出了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体现的是对发展理念上的突破和中国智慧的贡献,很可能会成为引领未来全球发展的新理念。(www.xing528.com)

第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兼顾先富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一直伴随着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重视和不断出台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解决举措,只是在每一个进程和阶段,可能具体的措施、侧重点有所不同。

回顾中国对扶贫和减贫的实践,中国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理解和实施举措,应该说是对西方理论的超越,破除了人们简单化认识的两极分化概念。从中国的发展实践推进来看,中国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不是一个两极分化现象。

回顾中国的减贫历程,不难看出,政府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从中国的减贫经验中,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其一,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和政府承诺是实现中国减贫的根本保证。中国将促进减贫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分享。其二,坚持用发展解决贫困,以减贫促进发展的理念。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为实现大规模减贫提供了基本前提。同时,立足于培养和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引导和帮助贫困人口直接参与减贫活动,使之成为反贫困的主体力量,稳定了减贫成果,增强了减贫的可持续性。其三,减贫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改善贫困人口和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人口和家庭发展能力是减贫的关键切入点,需要综合性的发展政策和专门的减贫计划来保障。其四,减贫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在政府积极推动脱贫攻坚的同时,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加入扶贫济困行列。把政府的意志、社会的关爱与贫困群众意愿相结合,确保减贫项目与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第三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对西方理论的超越就在于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认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不断超越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教条,不断用事实改写西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屡屡误判,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今天来看,中国经济的奇迹和成功,应归功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始终坚持政府与市场的“两点论”、辩证法,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地推行市场自由化。中国改革与发展始终不是照搬“华盛顿共识”的正统经验,而是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路径。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质是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颠覆和重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