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Lambertini和Orsini考察了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者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研究认为:博弈均衡时两种创新是互补关系。无论何种成本形式,高质量企业的工艺创新促进产品创新。Lambertini 和Orsini联合考察工艺和产品创新,认为:与垄断厂商相比,政府往往有更大的激励进行工艺和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技术创新通常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即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毕克新和孙德花(2010)认为,“产品创新引进新产品,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更加直观、有形;工艺创新意味着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生产的工艺过程中,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则比较间接”。两种创新间关系如何,特别是产品纵向差异化下,学者们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进行了研究。

1.3.3.1 互补关系

Athey和Schmutzler(1995)考察了创新的两个维度(即提高需求的产品创新和降低边际成本的工艺创新),认为两种创新存在互补关系。短期内,一种创新的净收益增加能够引导企业开展另一种创新。直觉上,产品创新导致需求增大,而需求量越大,降低单位成本就越有利可图,激励企业进行工艺创新。从长期看,产品设计和工艺的灵活性也展示了其互补性。Lin 和Saggi(2002)在横向产品差异化模型中考察了两种创新的关系,并在不同竞争类型(Bertrand 和Cournot)下比较了两种创新的激励。得出结论:工艺创新加剧了产品差异化,因此在企业能够进行工艺创新时,将更多投入于产品创新;企业在进行Bertrand 竞争时有较强的激励进行产品创新,而在Cournot 竞争时则更多投资于工艺创新。Bandyopadhyay 和Acharyya(2004)在消费者离散分布的纵向差异化模型中,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成本函数和消费者分布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当工艺创新使产品创新有利可图时,两者呈现互补关系。其结论依赖于成本函数的具体形式,即当可变质量成本时,仅在市场部分覆盖条件下存在互补关系;然而当固定质量成本时,互补关系尚未明确。Mantovani(2006)针对单一垄断企业,验证两种创新间是否存在互补关系。与只进行一种创新相比,同时进行两种创新时的投资水平和利润更大,印证了两种创新的互补关系,这也是企业往往偏好于同时进行两种创新的原因。Lambertini和Orsini(2014)考察了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者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研究认为:博弈均衡时两种创新是互补关系。

毕克新、艾明晔和李柏洲(2007)探讨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协同发展问题,从匹配关系和策略选择角度进行总结,阐述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1.3.3.2 替代关系

Eswaran 和Gallini(1996)为了考察不同专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也进行了两种创新间关系的研究。假定进入者以横向差异化产品挑战在位企业,且产品差异化水平对应企业的产品创新水平。研究显示:进入者与在位者产品的差异化水平越大,价格竞争就越缓和,相应地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激励就越小。因此,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存在替代关系。而Lambertini(2003)则认为:降低边际成本的工艺创新与增加新类型的产品创新是反相关的,即工艺创新阻碍了产品创新。

1.3.3.3 两种关系都可能存在

Lin(2004)认为Lambertini(2003)的结论“多产品垄断企业的工艺创新激励随产品种类增加而降低”不正确。其研究发现:两种创新是否正相关取决于规模经济。当规模经济程度高时,产品创新促进工艺创新;反之,阻碍工艺创新。Battaggion 和Tedeschi(2006)认为产品的纵向差异比横向差异更能体现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产品创新。无论何种成本形式,高质量企业的工艺创新促进产品创新。而低质量企业而言,工艺创新仅在可变成本时促进产品创新,固定成本时则不一定。工艺创新一般产生两种效应: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价格竞争的加剧更能激励产品的纵向差异化。由于两种效应方向相同,高质量企业趋向于提升质量。对低质量企业而言,两种效应方向相反,只有前者较强时,才提升质量。Bacchiega、Lambertini 和Mantovani(2011)建立了市场完全覆盖的纵向差异化双寡头竞争模型,他们认为:高质量企业的工艺创新阻碍产品创新,而低质量企业的工艺创新则促进了产品创新;原来高效的企业在工艺创新阶段比竞争对手投资更多;如果两企业边际成本差别较大,低效企业的需求为零,双寡头垄断均衡将不存在。Schmitt(2003)在市场完全覆盖和可变质量成本条件下,建立了双寡头博弈模型,研究发现:若生产高质量产品企业的边际成本增加,则高低质量企业都将提升价格和质量;若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边际成本增加,则两企业都将降低价格和质量。

1.3.3.4 创新类型的选择(www.xing528.com)

Bonanno和Haworth(1998)通过纵向差异化的双寡头竞争,分析高低质量企业是否进行工艺创新或者产品创新。研究发现:高质量企业在Bertrand 竞争下倾向于产品创新,在Cournot 竞争下偏好于工艺创新;低质量企业正好相反。Lambertini 和Orsini(2000)联合考察工艺和产品创新,认为:与垄断厂商相比,政府(或社会规划者)往往有更大的激励进行工艺和产品创新。

邢明青(2010)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非完全覆盖市场中,假定成本函数在可变和固定两种形式下,考察双寡头企业的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相互影响。得出结论:无论成本函数何种形式,高质量企业的工艺创新阻碍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创新,而低质量企业正好相反;产品的差异化随网络外部性而增加。

Lambertini 和Mantovani(2009)研究了横向差异化博弈中企业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采用时间。横向产品创新能够降低产品间的替代率,即增加产品的差异化;而工艺创新则降低边际生产成本。结果表明:与横向产品创新相比,企业有更大的激励进行工艺创新;与Cournot竞争相比,企业更容易在Bertrand竞争下采用两种创新。

曾武(2012)通过建立纵向差异下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企业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间的选择问题。其结论显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越强,在Bertrand竞争和Cournot 竞争中均进行产品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当产品创新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高质量企业在Cournot竞争中首选工艺创新;低质量企业在Bertrand竞争中首选工艺创新。

孙晓华和郑辉(2013)构建了三阶段研发决策模型,用下游企业数量来衡量买方势力,针对终端产品制造商与中间产品供应商,分析了买方势力对中间产品供应商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抑制了上游企业的工艺创新,促进其进行产品创新。

黄先海等(2015)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纳入出口参与决策模型中,内生化企业的创新行为,研究了两种创新对企业出口的促进机理。结论表明,单独采用工艺创新或产品创新都将对企业出口倾向产生促进作用,但后者作用更强;同时进行的两种创新对促进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

实证研究方面,叶谦和张子刚(2013)通过案例分析考察了企业的创新类型选择,认为:企业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进行重大的工艺创新。创新类型选择与市场上产品竞争状况相关,产品竞争不激烈时,采用两种创新的可行性较低;产品竞争不太激烈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活跃,前者频次增多;产品竞争过于激烈时,优先采用工艺创新。严海宁和朱劲松(2008)选取了市场竞争程度、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衡量指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两种创新的影响,认为:适度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创新投入更积极,能够促进两种类型创新的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