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婚丧习俗:从定亲到送信、跪送全解析

婚丧习俗:从定亲到送信、跪送全解析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仕政夫妻是五月定亲,同年腊月结婚,该年何仕政二十岁,王英桂十六岁。结婚前夕男女双方都会贴喜联、办酒席,里里外外忙活三四天。送信时由一男性长辈陪同,给至亲送信。跪送,逝者的配偶、后人跪于堂前,时间为下葬的前一天晚上。

婚丧习俗:从定亲到送信、跪送全解析

1.婚嫁习俗

何家所在的白庙村,结婚的习俗很多,详述于下。

婚前要合八字、“开亲”、定婚期、议婚事。合八字,八字相合才能定亲,合六个字是上婚,合四个字也行,合八个字或两个字便不可。“开亲”,即定亲。两家开始议亲后,如果任何一家有什么意外,如洗碗的时候摔碎了碗、关在猪圈的猪跑了等,都会立刻停止议亲,亲事从此作罢。定婚期是由男方当家人拿着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端公先生”[22]定婚期,然后送到女方家。女家对婚期无异议,两家开始为婚事做准备,如果女家对婚期不满意,则请介绍人告诉男家重新定。何仕政夫妻是五月定亲,同年腊月结婚,该年何仕政二十岁,王英桂十六岁。议婚事,即在介绍人家里商量婚礼事宜。

结婚前夕男女双方都会贴喜联、办酒席,里里外外忙活三四天。喜联是红底黑字,请读书人写,内容多为祝贺新婚、祈愿幸福平安,堂屋、灶屋、新房、父母卧房的喜联均不同,根据房间功能写上相应的祝愿。办酒席很简单,据当地一位厨子透露四五斤肉就可以办一顿酒席。在当地,婚礼持续两天的时间,虽然会忙活三四天,但双方的正席都只有两顿,即第一天的午饭和第二天的午饭是男家的正席,第一天的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是女家的正席。

结婚当天男家接亲过礼、新娘母亲“打三梳”、新娘堂屋拜客、男家摆礼、新娘堂屋门前“撂筷子”、起轿,最后男方来客加上女方送亲[23]的人,一行三四十个人,一路锣鼓唢呐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往男家去。接亲过礼,同行的人有新郎、介绍人、三个“押礼先生”[24]、一套锣鼓唢呐、两个接亲的未婚姑娘,此外还有抬轿和过礼的人,一行二十几位。何仕政结婚的时候,两家人近,过礼的人都可以回家睡,不需要女家安排住宿,只有新郎、介绍人、接亲的两位姑娘需要女家安排住宿。新娘母亲“打三梳”时,边梳边说“一梳金,二梳银,三梳四梳,梳个发财人”,说些吉利话。堂屋拜客,主要是拜别娘家亲友,亲友会给“眼泪水钱”[25]。摆礼,礼物是两家提前商量好的,主要是衣服、裤子、山茶野果等,数量也不能错。女家族上看何家过礼的时候,发现数量不对,族长不同意,逼着介绍人回男家拿,少一样族上都不同意。“撂筷子”是新娘出堂屋时,在堂屋门前,朝身前身后各撂一把筷子,一把十二双。从男方女家一直到起轿,新妇遵循当地风俗,必须“哭嫁”。“哭嫁”的规矩很大,“礼上来了哭,梳头了哭,摆礼了哭,拜客也哭,轿子里都哭,边哭边骂,不会哭的姑娘,还会请人哭”。哭的规矩主要有:第一次是骂礼上,“礼上来的是几条狗,吃了这家吃那家”。第二次是梳头时哭,“往回子梳头院坝边,这回子梳头屋中间,往回子梳头是罗青油,这回子梳头是过灯油”。梳头之后是“打三梳”,天未亮新娘梳好头后,由新妇的母亲“打三梳”。第三次是拜客时哭,“一个板凳儿三尺三,做了板凳改了姓”。第四次是出堂屋撂筷子的时候哭,“哥哥捡去买田庄,妹妹捡去买嫁妆”。起轿时由新娘本家的兄弟抬轿,象征性地走一段路,交给男家抬轿的人,此时新娘方停止哭嫁,因为不能骂自己兄弟。(www.xing528.com)

到了男家以后,拗下轿礼、新娘“回车”、新娘堂屋拜天地、送入新房、拜客。拗下轿礼,即抬轿的人不落轿,向男家讨红包,沾喜气。新娘“回车”,在男家的院坝里,放置着米、香、蜡,即新妇下轿后到此处朝着娘家的方向作揖,称之为“回车”。新妇“回车”后即送进堂屋拜天地。最后是送入新房,此时亦有规矩。新郎新娘送入新房的时候,坐在一条板凳上,要拢衣服,不能让对方压住衣服,不然就会被对方压一辈子。男方家拜客与在女方家拜客不同,男方家拜的主要是新郎带着新娘子拜会吃酒席的客人,何家所在的村庄,是新婚当天就拜客,而不是第二天。

婚礼后第二天,新妇要去厨房做饭,还要祭灶神、祭坟,吃过早饭后便回步。新妇做饭,必须用自己娘家的“压箱米”,所谓“压箱米”即新妇出嫁的时候放置在陪嫁的箱柜里的米,媳妇儿在婆家的第一顿饭,必须用娘家的米。新妇进厨房的时候,婆婆放置一些东西,如扫帚之类的,试新妇聪明与否。何仕政结婚的时候,苟国芳放了一个棕垫,王英桂一脚踢开,踢到油锅去了,厨子把苟国芳骂了一顿,“都在养女”,何必为难媳妇。回步即新婚夫妇回门,回步时除了新婚夫妇外,还有婆家的两个婶娘或姑姑之类的女性亲戚送亲,负责背背篼,一行四人。

2.丧葬习俗

葬礼的习俗主要有:孝子送信、装棺、守灵、哭灵、请端公先生、请客、跪送、下葬、烧七、烧周年。孝子送信要分性别,如果是男死者,通知其至亲到场,再通知老丈人家;如果是女死者,先通知其娘家人,娘家人到场确认自己姑娘在婆家没有受欺负,才会允许男家装棺,否则还会有话说,说清楚了才能装棺,其后再通知其他至亲。送信时由一男性长辈陪同,给至亲送信。装棺,由长辈、孝子共同完成。守灵,逝者不会立即下葬,时刻都有人守灵,特别是装棺前怕野狗吃尸体,当地人认为尸体不全是件极不好的事,十分忌讳。守灵人可以是逝者的配偶、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等。哭灵,即在生者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请“端公先生”,主要是根据逝者八字看下葬的方位和日期。请客,由长辈陪同孝子去亲友家请客,告知亲友葬礼的时间等信息。跪送,逝者的配偶、后人跪于堂前,时间为下葬的前一天晚上。此时由家族内会识文断字的长者代念“自文”[26],主要内容为逝者一生的经历,及对逝者的评价、致悼词。下葬,时间地点由“端公先生”推算。由同姓的壮年劳力将棺木抬至“端公先生”指定的地点,一般是八人。烧七,即死者时候的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第二十八天、第三十五天、第四十二天、第四十九天要祭奠。周年,即逝者去世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坟前“烧符字”祭拜死者。在家外死去的人,其遗体棺木是不能进堂屋的。小孩子去世,葬礼不会大操大办,用木匣子装好埋了即可,如果实在贫困,用席子卷了埋葬也行。有的大户人家会请亲友吃饭,小户人家不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