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有经济与政治、社会稳定的关系

国有经济与政治、社会稳定的关系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资本、国有企业是政府推行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手段。国家资本、国有经济除了承担经济和社会的功能外,它们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功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急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根本动因。国家干预和参与经济的趋势正不断加强,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国家干预和参与经济的传统已持续两千多年,对此世人评价不一,贬褒毁誉皆有。

国有经济与政治、社会稳定的关系

国家资本、国有企业是政府推行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手段。国家资本、国有经济作为社会资本载体,不应以营利为唯一目标,而必须承担一定的非商业目标,要更注重社会责任。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掌握关键性生活资料,应付各种紧急状态,实施危机管理的必要工具。中外的经验表明,关系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行业需要保持一定的国有经济。粮食、成品油、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等大众必需品,消费弹性比较低,如果这些部门完全由非国有经济来经营,那么一旦社会出现紧急状态,这些企业很可能会因牟取高额利润,而置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有关法律、法令于不顾,社会利益就会受到巨大损害。因此,由国有部门代表国家直接掌握一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生活资料,应付各种紧急事态就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全面转轨过程中,保留一定规模的国家资本和国有经济是完全必要的。

国家资本、国有经济除了承担经济和社会的功能外,它们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功能。国家资本、国有经济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但是经济竞争是最基本的。如果在经济领域不能自立、自强,那么在政治领域就有沦落为经济发达国家附庸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急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根本动因。为了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国家通常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将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一些战略性部门直接掌握在手中。

国家资本、国有经济具有执行国家安全等特殊使命的功能。在一些特殊产业领域,它们与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而且往往与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威望和利益密切相关,有的产业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战略工具。国有产业还是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目前,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媒体产业都是由政府直接掌控的,如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就是由国家经营的。因为新闻媒体产业具有社会公共产品的特征,必须受到政府严厉的监管,并且在必要时由政府直接控制。总之,国家资本、国有经济始终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使然。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剧烈动荡和变革的时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但诸多利益关系最终都会集中反映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上,相对而言,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具有恒久的性质。在全球化背景下,单个企业的影响力有限,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众多企业叠加的综合经济实力,越来越有赖于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国家的支持和干预,有赖于国家资本的发展和参与。国家干预和参与经济的趋势正不断加强,中国也不例外。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这一点也可以说正是中国发展道路最显著最基本的特点。在中国,国家干预和参与经济的传统已持续两千多年,对此世人评价不一,贬褒毁誉皆有。其实说的都是不同时期的不同侧面,不管人们如何评价,也不管人们是否喜欢,这一传统仍将持续下去。国家资本的性质、行为和发展前景,取决于政权的性质、行为和前途。发展和停滞,兴盛和衰败,往往就是在政权失范和重大决策失误的过程中实现转换的,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并不少。当前,改革日益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政府决策、国企行为、官员形象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必须总结和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民为本,科学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开放,大力改善经济和社会管理,不断提高国家资本干预和参与经济活动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好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切实将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好,国有经济和国家资本会有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国家和人民则幸甚。

【注释】

[1]列宁全集(第3卷).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84:343.

[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891~892.

[3]革命的西班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4:462.

[4]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4:143.

[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64~371.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62.

[7]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复古第六.中华书局,1992:78~79.(www.xing528.com)

[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65.

[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783.

[1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66~371.

[1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908~909.

[1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73.

[13]资本论(第3卷,增补).人民出版社,1975:1019.

[1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407.

[1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816~817.

[16]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

[17]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628.

[18]德国农民战争(第2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4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