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成为超级竞争者:力出一孔和阈值效应

如何成为超级竞争者:力出一孔和阈值效应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马逊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是海量选择、低价和快速配送,亚马逊以持续亏损为代价,累计投入近20年,将这三大能力打造为行业标杆,从而成为“超级竞争者”。“超级竞争者”是指那些在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上拥有遥遥领先于整个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在超级竞争者的战略格言中,总有一句:最有效、最容易执行的战略是“杀鸡用牛刀”!

如何成为超级竞争者:力出一孔和阈值效应

依据以上三大拷问,很多企业往往会有些沮丧,突然发现自己现在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没有核心竞争力,并不可怕!任何一项核心竞争力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你现在可以定义:“我们应该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然后,制定完善的核心竞争力发育计划,用5~10年的时间打造出来。伟大是熬出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日积月累出来的。

亚马逊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是海量选择、低价和快速配送,亚马逊以持续亏损为代价,累计投入近20年,将这三大能力打造为行业标杆,从而成为“超级竞争者”。

“超级竞争者”是指那些在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上拥有遥遥领先于整个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正如凭借微信的高频应用和体验创新,腾讯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竞争者;阿里巴巴所拥有的集成交易数据、资金数据和物流数据等“大数据”资源,让它可以在各个领域实现“降维攻击”。在超级竞争者的战略格言中,总有一句:最有效、最容易执行的战略是“杀鸡用牛刀”!

“超级竞争者”可以先胜后战,在竞争开战之前,就已经有了七分胜算;有的时候,“超级竞争者”可以实现“全胜”,他们通过并购投资的战略路径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培育核心竞争力极度考验一个企业家的战略雄心和战略耐性。正如图8-2所示,在初期,企业所期望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处于不及格的状态,从不及格(亚马逊早期的配送服务)到和竞争对手势均力敌(和沃尔玛对抗),再到成为行业标杆,遥遥领先于整个行业,往往需要近10年的坚持和投入!

图8-2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www.xing528.com)

在核心能力打造过程中,有一个“阈值效应”,即只有当资源投入和努力程度到一定阈值才能影响到一个体系,而当资源投入和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阈值时,收效甚微。比如广告投入不足的话,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要打造知名品牌,就必须让广告曝光量超过这个阈值。这就意味着,公司在投放广告时,不能撒胡椒面,必须集中时段、集中区域或集中目标客户群饱和曝光。

亚马逊的快速配送做到5天内抵达,没有任何意义;做到3天内抵达,意义也不够凸显;但是做到1个小时内抵达,那就是绝对的优势,远远超过同期的竞争对手!亚马逊早期打造出了2日送达,甚至1小时送达的会员服务;现在又在积极创新无人机配送、亚马逊无人实体零售店(免现金结算)等。

要突破阈值效应:第一,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第二,必须集中,有所取舍,在关键点上饱和攻击。比如,与其让100个产品各得到2%的改进,不如让2个产品得到100%的改进。在核心竞争力建设上,的确如此,不需要百花齐放,只需要一花独妍,敢于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正如任正非所言,要成为行业领导者(超级竞争者),一定要加强战略集中度,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为目标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他指出,“华为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不是全方位地追赶,而是紧紧围绕核心网络技术的进步,投注全部力量”。

因此,核心竞争力不需要太多,1~3项即可!如果你想培育和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有5项之多,那仅仅说明你压根没有想明白,也不可能打造成功。

任正非在2011年无线业务会议上反思道:“研发的力量太发散,让竞争对手赶上来了……每一个产品线、每一个工程师都渴望成功,太多、太小的项目立项,力量一分散就把整架马车拉散了。”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一个“能力有限”公司,不收窄作用面,压强就不会大,就不可能有突破,力量从一个孔出去才有力度,这正是任正非常讲的“力出一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