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山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探究

文山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探究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以来,文山州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次由2010年486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225.3万人,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4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文山州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这为全域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总体上看,文山州旅游业还处于景点游的阶段,从全域旅游的角度看,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顶层设计不够,导致出台的一些旅游规划互补性不强。全域旅游要求我们从文山州全域整体来设计大旅游。

文山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探究

2008年绍兴市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后,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率先启动了全域旅游改革试点。2016年国家旅游局批准了262个县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过渡到全域旅游新时代。“十二五”以来,文山州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次由2010年486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225.3万人,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4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文山州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文山州利用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推动了城市和乡村积极参与到旅游业中,通过“旅游+”,促进了农业文化产业、加工业等产业融合,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也开始出现。这为全域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总体上看,文山州旅游业还处于景点游的阶段,从全域旅游的角度看,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顶层设计不够,导致出台的一些旅游规划互补性不强。全域旅游要求我们从文山州全域整体来设计大旅游。但由于文山州各县(市)各自规划,导致“十二五”以来编制完成并批准实施的相关旅游规划互补性不强。

第二,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有待加强。由于起步较晚,文山州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滞后,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还不够,对各个行业的旅游潜力挖掘得不够,旅游型小城镇建设缓慢,乡村旅游对“三农”建设带动性不强。特别是各县(市)各自为政,协同发展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第三,对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挖掘和宣传不够。国内外游客对文山州的认知多数局限于普者黑山水、坝美世外桃源,从而在游客心中产生一种认知错觉:文山州除此别无长物。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潜力和盘活速度。(www.xing528.com)

第四,政府一手包办的现象突出,旅游景区内的群众自主性较弱。除像普者黑这样的少数景区,大多数景区都是政府部门主导搞旅游,群众在其中处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旅游业这样的创意产业而言,创造性的缺乏,是一个致命弱点。

第五,旅游景点之间交通落后,缺乏联系。由于没有从高层来协调文山州旅游业,各县(市)都在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缺乏联系,导致文山州依然停留在景点游阶段。

第六,生态保护的宣传不够,保护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