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道轻利的古代儒商

重道轻利的古代儒商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时有一个商人一次典买了八匹马,当牲口的主人来赎时,马的价格已上涨了十倍。客人查点丝毫不少,便取出五两白银以表谢意,韩洙坚辞不要,表现出重义不爱财的高尚商德。清代休宁商人吴鹏翔在汉口买了八百斛胡椒,验货后,查明这批胡椒有毒,原主唯恐败露真相,央求退货还钱。可是,吴鹏翔为了防止原主又将有毒胡椒转卖别人,竟将这批胡椒全数买下,尽数销毁,宁愿蒙受巨大损失,也不使消费者受害。

重道轻利的古代儒商

东汉时有一个商人一次典买了八匹马,当牲口的主人来赎时,马的价格已上涨了十倍。共同经营典当行的人主张赎主应当用现价赎回,而这个商人却认为这样做不道义,只收回了自己原来付出八匹马的本钱,多一文不取。

宋人韩洙在荆山开客店,一位旅客离店后,遗忘在店里一个布包,内装贵重之物。待客人回来找时,韩洙当即奉还。客人查点丝毫不少,便取出五两白银以表谢意,韩洙坚辞不要,表现出重义不爱财的高尚商德。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 号)经营一间小小的中草药店。有一天,他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不知失主是谁,于是日复一日地在原地苦候,终于等来了失主陈体全,将银两原封不动地归还失主。陈体全感念李升佐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升佐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这就是中华老字号“陈李济”的由来。(www.xing528.com)

清代休宁商人吴鹏翔在汉口买了八百斛胡椒,验货后,查明这批胡椒有毒,原主唯恐败露真相,央求退货还钱。可是,吴鹏翔为了防止原主又将有毒胡椒转卖别人,竟将这批胡椒全数买下,尽数销毁,宁愿蒙受巨大损失,也不使消费者受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