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外融资方式比较:了解差异和优劣势

内外融资方式比较:了解差异和优劣势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的企业融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只有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如果不顾内源融资的能力而盲目地进行外源融资,不但无益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将使企业陷入扩张与稳定的困境之中。因此企业融资应该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相结合,能减少一些风险,在风险减少到最小时实现企业融资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

内外融资方式比较:了解差异和优劣势

所有的企业融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选择,是企业在一定的融资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主要是选择适宜的资本结构,又称融资结构。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之间,以及通过不同来源渠道筹集的资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率关系,包括总资产与负债的比率、不同股东持有的股本比率、不同债务之间的比率等。

(一)内源融资特点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二)外源融资特点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

只有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企业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制约。(www.xing528.com)

(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优缺点

内部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方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公司外部融资,无论采用股票、债券还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比如券商费用、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润则不必支付这些费用。未分配利润融资增加的权益资本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股权,同时还可以增加公司的净资产,支持公司扩大其他方式的融资。因此,在融资费用相对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润融资对公司非常有益。如果公司将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反,少发股利可能引发公司股价上涨,股东可出售部分股票来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缴纳的资本利得税一般远远低于个人所得税。但是内部融资受公司盈利能力及积累的影响,融资规模受到较大的制约,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融资。而且分配股利的比例会受到某些股东的限制,他们可能从自身利益考虑,要求股利支付比率要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股利支付过少不利于吸引股利偏好型的机构投资者,减少公司投资的吸引力,可能影响到今后的外部融资。此外,也可能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公司现金较紧张,不符合一些外部融资的条件。

外源融资克服了内源融资的一些缺点,外源融资的资金来源极其广泛,方式多种多样,使用灵活方便,可以满足资金短缺者各种各样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外源融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比较严格的融资条件,需要支付融资成本,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等。外源融资的融资者必须符合一定的融资条件,特别是公开融资。比如,公开发行债券和股票,条件比较严格,不符合条件者很难获得资金供给。外源融资还可能要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债券融资如果到期不能偿债,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股权融资有可能导致原有的企业控制者面临企业控制权的风险等。

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保证,外源融资的规模和风险必须以内源融资的能力来衡量。如果不顾内源融资的能力而盲目地进行外源融资,不但无益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将使企业陷入扩张与稳定的困境之中。因此企业融资应该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相结合,能减少一些风险,在风险减少到最小时实现企业融资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