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企业如何运用内源融资筹集资金?

创业企业如何运用内源融资筹集资金?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业企业的内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内部发掘资金,筹集资金。由此可见,内源融资的利用率更高。信贷资金在数量、用途和时间上均受债权银行的限制,证券投资也分别受债权人和股东的监督;而内源融资的资金用途则由企业自主决定,灵活调度,受其他因素的约束较小。银行融资和债券融资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而股票融资和内源融资是无需还本的,无清偿压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内源融资的运用。

创业企业如何运用内源融资筹集资金?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在自身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资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公积金和公益金、未分配利润等)组成。内源融资有以下特点:使用的自主性、数量的有限性、低成本性和低风险性。

创业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多种,按其来源划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间接融资是指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钱。创业企业的内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内部发掘资金,筹集资金。狭义地讲,它等于净利润减股利加折旧。具体包括企业的经营利润积累,出售资产的收入,流动资本的节减,应收账款的回收,折旧准备等。

财务管理中有一个融资偏好次序理论(pecking—order theory),该理论说明管理者对融资的方式有偏好,一般首先会选择内源融资方式,即用公司的留存收益。它避免了外源融资可能发生的资金稀缺性问题,而且使用公司留存收益不会产生筹资成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内源融资,下面列比较常见的三种融资方式,即内源融资、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首先我们给出一个融资效率的定义,融资效率就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界限内融资投入或产出的评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融资方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它的融资效率的高低。影响一个企业融资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清偿能力。

1.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资金成本和融资效率成反比,资金成本低则融资效率髙,资金成本高则融资效率低。银行融资需要支付利息,证券融资需要付出相应的筹资费用,其中的债券融资也需要支付利息;而内源融资的资金是企业自身资金,除了机会成本外没有其他的成本。从资金成本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看,内源融资的资金成本最小。

2.资金利用率

从资金利用率考虑融资效率,要考虑以下方面:

(1)资金的到位率。证券融资所筹资金需减除筹资所花费用,银行融资也要受担保等条件限制,使所筹资金不能全额到位;而内源融资只要公司决策者做出决策,即可将企业的利润留在企业内部随时安排使用,相比之下,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最高。(www.xing528.com)

(2)资金的到位时间。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均要按法定程序进行,有一定时间成本;而内源融资可由企业随时投入,到位及时。由此可见,内源融资的利用率更高。

3.融资机制规范度

融资机制规范度也可以说是资金市场的成熟度。在一个成熟的融资市场,融资的渠道多、风险小,融资的效率就高。从融资机制规范度考虑,融资的效率高低一般为证券融资>银行融资>内源融资。因为创业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前没有公司法和新的会计制度的制约,很多财务规则不健全,使其融资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4.融资主体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约束的程度。信贷资金在数量、用途和时间上均受债权银行的限制,证券投资也分别受债权人和股东的监督;而内源融资的资金用途则由企业自主决定,灵活调度,受其他因素的约束较小。

5.清偿能力

清偿能力是指企业对于所筹集的资金在未来所能够偿还债务的能力。银行融资和债券融资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而股票融资和内源融资是无需还本的,无清偿压力

综合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效率最高、最理想。因此我们要加强内源融资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