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企业融资的可得性研究

创业企业融资的可得性研究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绕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学界从不同视角出发开展了大量研究,分别从融资提供方、创业企业自身和外部制度环境出发,形成了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研究的三大视角,如表8-4所示。可见,对于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立足于厘清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前因分析上的悖论。表8-4融资可得性研究视角概览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林毅夫等、张玉利和杨俊、Hoenig和Henkel等整理。

创业企业融资的可得性研究

围绕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学界从不同视角出发开展了大量研究,分别从融资提供方、创业企业自身和外部制度环境出发,形成了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研究的三大视角,如表8-4所示。三大视角在逻辑前提、理论基础和关键构念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制度环境视角主要考量外部融资环境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特别是区域和国家间的比较分析是其重点(王舒扬等,2018)。其使用的理论包括国家制度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新近研究开始从创业生态系统切入,考察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企业融资的影响(Lyons,Zhang,2018)。融资提供方视角主要关注如何从市场中筛选出优质的创业企业,其内在理论机制主要来自信息经济学,考察以专利为表征的创新能力、以资产结构为表征的偿债能力和以声誉为表征的信号对融资决策的影响(Hoenig,Henkel,2015)。在管理学领域,更受关注的是创业企业自身的战略能动性,因此创业企业视角尤为重要。已有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商业模式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系统地分析了何种创业企业更易获得融资。如,高管团队MBA教育背景对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有显著作用(张玉利和杨俊,2003);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等(于蔚等,2012)。还有研究指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融资可得性并非是显著的线性关系,倒U形关系和关系不显著均有提及(Drover et al.,2017)。可见,对于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立足于厘清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前因分析上的悖论。

表8-4 融资可得性研究视角概览(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林毅夫等(2001)、张玉利和杨俊(2003)、Hoenig和Henkel(2015)等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