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种所有制构成的产权主体和客体差异

多种所有制构成的产权主体和客体差异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所有制都由一定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及其关系构成。一般来说,私有产权主体是个人或家庭,因此私有制的基本形式是个人或家庭所有制。如果一个经济组织由一种产权主体拥有一种产权客体构成,即存在一对一的关系,那么判断它属于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需看它的所有者性质和类型,看财产是属于集体或公众共同所有,还是属于个人所有。这类企业就包含多种所有制因素。

多种所有制构成的产权主体和客体差异

任何所有制都由一定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及其关系构成。产权主体是指财产所有者,分为个人、集体、社会公众及其代表机构等;产权客体则是所有物,包括自然资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金融资产等。不同的产权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拥有某种产权客体,就形成各种所有制。

通常讲公有制和私有制,其主要区别就在于两种所有制的产权主体不同。集体和社会公众相对于个人而言为公,个人相对于集体和社会公众而言为私。公与私的关系就是指集体与个体、公众与个人的关系。一般来说,私有产权主体是个人或家庭,因此私有制的基本形式是个人或家庭所有制。公有产权主体分为集体、某个国家或地区全体人民和全人类等层次。按照国际协议,公海、外层空间等自然资源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因此存在全人类共同所有制,这是公有制的最高层次。例如,《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规定:“外空的探测和使用权,属于全人类,任何国家不应据为己有;……”[1]这里的产权主体就是全人类,产权客体则是外空。在一个国家内部,公有产权主体主要就是全国人民和部分人组成的集体或法人团体。表1反映了现代社会不同层次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构成的多种所有制,其中产权主体分为全人类、国家(全民)、集体(包括大集体、小集体)和个人,产权客体分为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公海和外层空间等)、资本品、消费品和劳动力。

表1 不同产权主体和客体构成的多种所有制

目前属于全人类所有的产权客体只有部分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产权客体包括部分自然资源、资本品和消费品;属于集体所有的产权客体也包括部分自然资源、资本品和消费品;属于个人所有的产权客体则包括部分自然资源、资本品、消费品和劳动力。(www.xing528.com)

显然,公与私的区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两者的关系有时也指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利益关系:多数人的利益对少数人的利益而言为公,反之少数对多数而言为私。相对个体私有制来说,社会特定阶层和集团作为产权主体具有一定的公有性质,但是相对于全社会成员或更多的社会成员来说,阶层和集团又可视为私有产权主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少数人利益(相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而言),把它视为私有产权主体,从而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划入私有制范畴。不过,资产阶级国家毕竟也在某些方面代表全国公众的利益,因此其国有制又含有一定的公有制成分。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基本特征和区别有三个方面:第一,公有制的财产属于集体或公众共同所有;私有制的财产属于个人所有。第二,公有制的财产支配和使用中的重大决策权一般由集体控制和行使;私有制的重大决策权由个人掌握和行使。第三,公有制的财产经营收入归集体或公众共同所有,最终由集体成员或公众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来分享;私有制的财产经营收入归个人所有,未经有偿或无偿转让,他人不得分享。这三个方面可以同时存在于某些企业或经济组织中,形成公有和私有因素。

如果一个经济组织由一种产权主体拥有一种产权客体构成,即存在一对一的关系,那么判断它属于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需看它的所有者性质和类型,看财产是属于集体或公众共同所有,还是属于个人所有。但是,在现实中某些经济组织并不存在一对一的财产所有关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国家按照一定股份比例共同出资,组成股份制企业。这类企业就包含多种所有制因素。这时从上述第一点区别来分析财产所有关系是不够的,而需要后面两点作为必要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