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照相器材广告兴起的历史背景与趋势

照相器材广告兴起的历史背景与趋势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中叶,刚刚传入我国的照相术即开始了广告之举。辛亥革命以来,随着照相馆、专业摄影人、业余爱好者的增加,在中国乃至天津的商业结构中,照相器材经销商已占有一定比例。售卖照相机广告同一时期,知名的美国百代公司已在天津开设分公司,地址在法租界大法国路。1936年初,客流熙攘的中原百货公司增设了光学部,并兼顾冲晒业务,3月间的广告称:“新式快镜,备货最多,冲晒放大,唯一可靠。”

照相器材广告兴起的历史背景与趋势

19世纪中叶,刚刚传入我国的照相术即开始了广告之举。1846年,香港银版摄影与锌版印刷公司欲将其拍摄的照片对外发售,于是在报端发信息称:“有香港及中国彩色与黑白照片出售。”这里的彩色照片是传统的人工手绘上色的照片。

1860年天津开埠后,洋商、华商也瞄准了这座城市照相市场的发展空间,当然要花心思搞促销。天津中西大药房在 1903年 1月 16日的《大公报》上登出广告说:“12寸白金纸,申津缺货多时,市上将他国之新牌充销。本药房冬初电致英京以而福老厂,赶速运津,今已到数百筒……”文中的“以而福”即“伊尔福”。另外,据同年《大公报》其他广告显示,有的票行(彩票发行商)还将价值百余元(大洋)的照片放大机作为头彩奖品,可见当时照相与器材市场之一斑。

辛亥革命以来,随着照相馆、专业摄影人、业余爱好者的增加,在中国乃至天津的商业结构中,照相器材经销商已占有一定比例。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商联德颜料化学厂将德国矮克发(爱克发)品牌系列照相产品推向天津,他们在1926年7月间的《北洋画报》上接连发布广告称:“特造照相用之各种页片、软片、干片、影片、纸料、药品、镜箱、颜料并一切用品。”包括镜箱(传统相机)在内的这些商品由天津宝光照相馆、樫村洋行代理发售。到了 1934年,“矮克发”在天津的代理商已易主为丽星号聚记。丽星号位于北马路龙亭西箭道。面对当时的同业竞争,“矮克发”宣称自家相机的用法非常简便,适宜初学者与青年人。

售卖照相机广告

同一时期,知名的美国百代公司已在天津开设分公司,地址在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 1926年 11月,百代公司在津着力推销青年牌照相机、电影机,附带三脚架的这款相机售价66元,比电影机还贵6元。据《民国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等资料数据推算,这台相机的价格相当于现今 2500元人民币左右。(www.xing528.com)

天津著名的西餐饭店与娱乐会所大华饭店的老板赵道生,于 1930年前后在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开办了大华照相材料公司,做起了“不卖牛油面包,专卖照相材料”的又一时髦生意。公司还兼营照片冲晒,因设备精良,“故出片最速而最美”。这一时期,大华公司冲晒120底片的价格为每张 3分,127底片为每张 2分。

20世纪 30年代中期,照相业在天津方兴未艾,商人们皆想分上一杯羹。1934年 9月,美国柯达公司的616型、620型相机在津上市,其特点被商家概括为“巧小玲珑,精致美观,机件新颖,售价克己”,对摄影爱好者不乏吸引力。同时,“拍照精美,异乎寻常”的柯达“万利”胶片也在跟进,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

1936年初,客流熙攘的中原百货公司增设了光学部(照相器材部),并兼顾冲晒业务,3月间的广告称:“新式快镜,备货最多,冲晒放大,唯一可靠。”无独有偶,与中原公司相距不远的伶俐公司(天增里内),在同一时期花费过万元引进了德国“电气自动照相机”,在自家二楼也开办了摄影部。有了先进设备做后盾,伶俐公司以“1936年新的照相”为标榜 ,推出立即取相片业务,让顾客耳 目一新。在这里花 1元钱(推广价,定价为 1.5元 )可随意照 6张照片,学生还可 8折优惠。另外,在英租界英国菜市旁(今大沽北路)有一家照相器材店,这里代售德国蔡司牌相机,以二手货居多,价格一般不低于百元,即便是德国零件、日本组装的机器也要几十元,相对来说并不便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