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方电网十一五发展展望

南方电网十一五发展展望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发展水电,协调发展其他能源。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八交五直”的电网骨干网架。南方电网“十五”期间,为满足西电东送1080万千瓦的送电能力需要,已经形成了“六交三直”的主干网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南方电网主网架也会发生改变。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投产22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18.17万公里,变电容量8.97亿千瓦;将投产直流线路7453公里,直流换流站约2600万千瓦。

南方电网十一五发展展望

(1)大力发展水电,协调发展其他能源。根据南方五省(区)的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和能源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加快发展核电建设一定容量的抽水蓄能电站,适当发展燃气电站,积极开发新能源发电的方针。按此方针来规划建设电源,广东省应在沿海一带尽快规划建设一批核电站群,配合核电建设和电网调峰需要规划建设一定的抽水蓄能电站,解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瓶颈,同时应加快产业优化,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值。云南在五省(区)中水电资源最丰富,可开发容量为1亿千瓦,大力发展水电和国民经济发展必需的高耗能产业,应该是该省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同时,还应根据需要优化煤电的发展。贵州煤炭储量丰富,电源规划和建设的重点是火电。中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可开发容量为1900万千瓦,已经开发的只有500万千瓦。另外,广西毗邻贵州,在大力开发水电的同时,根据电网支撑的需要可以规划建设燃煤电站。

(2)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八交五直”的电网骨干网架。南方电网“十五”期间,为满足西电东送1080万千瓦的送电能力需要,已经形成了“六交三直”的主干网架。在“十一五”期间,为满足西电东送新增1000万千瓦的需要,新增一条由昆明西北到广州增东±800千伏直流,距离是1500公里;新增一条由贵州兴仁到广东深圳±500千伏直流,距离1000公里;新增两回由贵州到广西桂林的500千伏交流线路,将形成“八交五直”的南方电网骨干网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南方电网主网架也会发生改变。如采取湖南鲤鱼江向广东送电的模式。

(3)应用当今世界各种最新的输电技术,开发复杂大电网的安稳控制技术。南方电网这样一个既有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也有超高压500千伏直流和500千伏交流输电混合电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最复杂的电网。特别是在±800千伏直流输电还没有形成骨干网期间,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难度将是最大的。南方电网除了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由于通道资源的有限,还必须采用输电线路的紧凑型布置技术,以及特高压直流系统、超高压直流系统和超高压交流系统之间的运行协调技术。为了提高交流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控制交流系统的潮流分布,将在多回500千伏交流线路上采用柔性输电技术、无功功率控制技术、安稳控制技术等。

(4)建设一个数字化的南方电网。为了适应复杂的电网发展要求,南方电网提出要建设一个智能化的或者叫数字化的大电网。在规划建设一次电网的同时,必须规划和建设好二次系统。今后每建设一条输电线路,就同时铺设一条光纤,让光纤通信网和一次系统一样强大。强大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数字化电网的基础。所谓数字化,就是在强大的电力通信网上所有的测量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市场信息全部数字化,形成无阻塞传递,达到电网各种信息特别是运行信息的实时和透明。要规划建设一个满足南方电网稳定要求的、数字化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规划建设一个数字化的系统潮流协调控制系统,建设一个数字化的电网仿真与实时或超实时仿真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及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还有稳定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无功管理系统等。一旦各种电力测量设备实现了数字化,还要研究如何实现分散控制集成化,如保护系统的集成、安稳系统的集成等。(www.xing528.com)

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投产22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18.17万公里,变电容量8.97亿千瓦;将投产直流线路7453公里,直流换流站约2600万千瓦。

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核心、连接各大电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有效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集约化开发,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计划建设的4条特高压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溪洛渡、向家坝和锦屏水电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南—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南昭通—广西桂林—广东惠东10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

到2020年,特高压及跨区电网的输送容量将达2.1亿千瓦,其中±800千伏直流约5600万千瓦;电源与电网的投资比约为52.7∶4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