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源科技人才困境与体制机制相关

河源科技人才困境与体制机制相关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源除了生态环境占优势,其他方面都在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尽管河源花大力气“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但受诸多因素所限,效果不佳。河源地处欠发达地区,申报科研项目难、职称晋升难、没有科研团队、缺乏研发条件和实践基地是主因。河源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建设落后,研发中心、工作室等平台缺乏。河源市出现科技人才培养困难的根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体制机制活力不足。

河源科技人才困境与体制机制相关

(1)引进难。全国各地都意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各显神通,多方引进。河源除了生态环境占优势,其他方面都在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

(2)留住难。尽管河源花大力气“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但受诸多因素所限,效果不佳。河源地处欠发达地区,申报科研项目难、职称晋升难、没有科研团队、缺乏研发条件和实践基地是主因。

(3)培养难。河源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建设落后,研发中心、工作室等平台缺乏。河源仅有一所高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10多所中职学校,培养能力有限,且存在产学研脱节现象,中高职办学衔接不顺,培养效果差强人意。(www.xing528.com)

河源市出现科技人才培养困难的根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体制机制活力不足。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学校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现在的情况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动起来,而市场机制是促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机制。二是学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责不到位,人才的概念被严重窄化,确定人才的标准单一,多数情况下以学历而不是科学技术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科技教育定位不明确,评价体系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产学研合作粗浅,忽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训,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三是具有科技实践背景和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缺乏。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生产经验和实践能力,造成教学空洞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科技素养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