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效应及特点

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效应及特点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依托经营主体的搭建逐步发展,农地流转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情况既从整体上反映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效果,也是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的。吉林市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有64个,经营土地面积1.08万公顷。松原市2017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00个,流转土地353万亩,天丰谷物黄小米等三个种植区获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扶余绿兴等三个农民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效应及特点

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依托经营主体的搭建逐步发展,农地流转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情况既从整体上反映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效果,也是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的。

(一)农地流转情况

近年来吉林省农民土地流转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尤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来,以及各级政府的扶持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流转热情升高,土地流转面积持续增长。2014年,吉林省部分市(州)的农地流转情况如下(见表5-4):

表5-4 吉林省部分市(州)农地流转情况

农地流转面积的不断增长,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白山市通过土地流转,规划了10000亩以上的粮食高产示范片18个,1000亩以上规模高效示范基地60个。吉林市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有64个,经营土地面积1.08万公顷。九台区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耕地面积由“十一五”末期的1.5万公顷增至4.5万公顷,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也由2000公顷增加到1.8万公顷。永吉县土地经营规模1000亩以上的有17个,流转面积2911公顷。流转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积极调整了人地关系,推进了农地经营的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7年以来,土地流转层次继续提升。四平市2017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6%,建设高标准农田37.7万亩,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结束。松原市2017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00个,流转土地353万亩,天丰谷物黄小米等三个种植区获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扶余绿兴等三个农民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通化市2017年土地流转面积132万亩,推广粮食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面积520万亩。辽源市农村土地流转9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8629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延边州规模经营耕地面积早已达到60.2%,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吉林市2018年土地流转面积计划达到14万公顷,完成1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比重提高到37%。新增林下中草药经济林林业产业基地12万亩,新建棚室1300公顷,创建6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www.xing528.com)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

吉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成型,逐步完善了全省农业公益性服务市、县、乡三级网络体系,村屯还有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四级农技推广网络。部分县市还组建了农民技术员队伍,一些乡镇成立了农民技术协会。吉林省共有农机推广机构554个,设置的数量原则为一乡一站,有22个区域站设置于少数非粮食主产区。可以说吉林省各乡镇的农机站所已经基本实现了基层服务网的覆盖。公益性、合作性和商业性农业服务体系贯穿于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如: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率和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均已达到100%;2016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3101万千瓦,较上年增长了6.6%;主要农机与设备数量持续增长,大中型拖拉机55.6万台、机电井17.05万眼、节水灌溉机械4万套,分别较上年增长6.6%、5.9%、1.0%;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加强,有效灌溉面积185.91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03.11万公顷。农村金融方面,2017年吉林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市、县两级成果验收,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5.5亿元;松原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农牧贷、农机贷、大棚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创新成果显著,吉林省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松原分公司挂牌成立,光大银行松原分行开业运营,人保健康寿险公司落户松原。互联网+农业方面,白城市2017年扎实推进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产业,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阿里巴巴集团在延边州建立全国首家“农村淘宝中心产地仓”,龙井、汪清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情况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随之推进,农地出租、置换、转让、转包以及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在省内各地得以实践,促进了土地流转制度在实践中的完善。为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解决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目前仍存在一头轻、一头重问题,吉林省一方面是通过农地流转引导家庭经营适度规模化,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耕种面积1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产业化经营组织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引导统一经营向多元化、多层次经营转化,推进双层经营体制的平衡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