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法治原则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代表着人民意志,满足公共利益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由于公共部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要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公共性质,必须要坚持法治原则。坚持和贯彻法治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内容、规范、过程以及目标等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从而增强人们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是由长期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公共部门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是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效益原则、法治原则和员工参与原则等。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就是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为出发点,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人力资源工作,以实现公共部门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协调统一。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要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核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使员工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更高职位、更大挑战的要求;要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增强员工对公共部门的组织归属感和忠诚度,提升组织凝聚力;要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员工能够有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和安全感,能够过上较为幸福的生活。

总之,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公共部门要为员工提供优良的成长发展环境、人际环境、工作环境,切实做到发展人、尊重人、激励人、保障人,充分体现组织管理的人性化特征,尽可能地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

(二)整体效益原则(www.xing528.com)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做得好的标准不在于单纯的经济效益提升,而主要取决于整体工作效率、宏观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果3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整体工作效率是指全体公共人力资源工作协调的速度、节奏和成效;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公共人力资源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减小到最低程度,并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社会效果则是指公共人力资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业提供服务的程度和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用最小的成本消耗获取最优的整体效益,始终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目标之一。贯彻和落实整体效益原则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群体结构的优化,实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知识水平、不同素质与才能的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将群体的内耗力和破坏力降到最低程度,使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组合成强大的集体合力。同时,贯彻和落实整体效益原则需要有效处理好局部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敢于和勇于为了更大的利益放弃和牺牲局部利益。

(三)法治原则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代表着人民意志,满足公共利益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由于公共部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要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公共性质,必须要坚持法治原则。坚持和贯彻法治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内容、规范、过程以及目标等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从而增强人们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四)员工参与原则

参与原则是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地吸纳管理对象参与、监督,以便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增进人力资源管理对象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选、用、育、留内容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关注性,因此,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微信、QQ等现代媒体建立丰富的员工参与平台,更好地吸纳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