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古族马车文化:从胶轮马车到供销合作社中心社马车队

蒙古族马车文化:从胶轮马车到供销合作社中心社马车队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胶轮马车兴起后,其被逐渐淘汰。1958年前后,马车队解散。1957年起,在那日图、赛音胡都嘎、桑根达来、宝绍岱、上都音高勒、哈毕日嘎等六个人民公社相继成立了供销合作社中心社,每个中心社配有一至二辆马车,负责基层群众的日用百货、生产生活资料和粮油供应。蒙古族被称为马背民族,是因为蒙古人从远古时开始不仅骑马远征、骑马放牧,还驯马驾车。这种马车的速度快,载重量大,能同时驾四匹马,其代替了牛车和驼运队的远途运输。

蒙古族马车文化:从胶轮马车到供销合作社中心社马车队

轿车子是车上装有车篷,用布、毡等围盖的车。有的车内装饰讲究,前有轿帘,两侧有窗,形似花轿,故称为轿车。车厢内可乘坐3~4人,车厢后面带行李、物品,多为一匹马(骡)驾驭。

大马车亦称花轱辘车,车轮在轴头上旋转,车轴上涂有润滑油,滚动轻便灵活,日行程一般40~50千米,载重可达1000公斤。通常用3~4匹马牵引。因是铁木轮车,一般禁止在公路上通行。胶轮马车兴起后,其被逐渐淘汰。

胶轮马车主要是将大车的车轮改用充气轮胎(一般用34×7或32×6轮胎),车轴装用轴承,润滑良好,运转轻快灵活,是畜力运输工具中较先进的一种,载重2吨,日行程40~50千米。

1956年12月,原明太联合旗和正蓝旗合并后,开始转向经济建设,正蓝旗政府为了保证各类物资的运输,成立了马车运输大队,当时有马车50余辆,主要任务是往各苏木乡运送粮食、饲草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时任队长格力格、诺日布等。1958年前后,马车队解散。

1957年起,在那日图、赛音胡都嘎、桑根达来、宝绍岱、上都音高勒、哈毕日嘎等六个人民公社相继成立了供销合作社中心社,每个中心社配有一至二辆马车,负责基层群众的日用百货、生产生活资料和粮油供应。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农村牧区的粮食供应从基层供销社分离,成立了粮站。基层粮食的供应和运输由旗粮食局和基层粮站负责,当时的运输主力仍然是马车。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旗农村牧区各生产大队先后都有一到二辆马车,有的地方的马车数量还要稍多,主要用于集体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必需物资的运输,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逐步被拖拉机取代而消失。(www.xing528.com)

轻便车是一种铁制车,车厢用钢管、角钢、钢筋、钢板焊接而成,车轮用钢板条圈成车辋,用钢棍做辐条连接车辋和葫芦头,葫芦头内镶轴承,钢轴镶在轴承内,车辋外垫一圈不充气的橡胶条(用汽车报废外胎裁剪而成),用螺钉与辋固定在一起。牛马皆可挽行,载重1000公斤。牛挽,日行程25千米;马挽,日行程40~50千米,可在草原和公路上行驶,是正蓝旗牧区主要运输工具之一。轻便车为锡盟牧业机械厂设计制造,曾远销呼伦贝尔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牧区运输工具由勒勒车向拖拉机过渡期的主要运输工具,正蓝旗牧区在20世纪80年代仍有大量家庭使用。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民族,是因为蒙古人从远古时开始不仅骑马远征、骑马放牧,还驯马驾车。蒙古马历来被称为蒙古人的精神支柱,尤其远行出战时蒙古马是蒙古男人的战友,是勇往直前武器。正因为这样,正蓝旗牧民也历来很注重家家户户必须饲养随时能骑的好马、辕牛、奶牛,随时宰杀的肉羊元朝时期,在上都金莲川草原上放养着优良的蒙古马群,有开国皇帝忽必烈在这里用99匹白色骒马奶向苍天敬祭的记录。清朝时期,太仆寺马场设在察哈尔左翼旗正蓝旗境内,承担着给朝廷繁殖和报送优良军马的任务,长期的养马过程中培育出了家乡的优良品种马—— 上都河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草原上的人们去赶那达慕、参加婚礼庆典、迎娶新娘时都有骑好马、坐漂亮马车的传统。尤其是喜欢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带篷双套马车,其中红色绸带双套马车是接亲的车。过去,黄、蓝、绿色的马车分别是活佛、贵族诺颜和富人坐的车。马车基本上是用木头制造的,有时虽然叫铁车,可并不全是用铁造的,而是车辋的外面钉上较密集的粗钉子而已。马车刚开始时一个车驾一匹马,后来的大车能驾两至三匹马,再后来橡胶轮子和滚珠轴承的先进马车陆续出现。这种马车的速度快,载重量大,能同时驾四匹马,其代替了牛车和驼运队的远途运输。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初,马车已经完全代替了牛车,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各苏木乡镇、嘎查村逐步引进了各种型号拖拉机,从而取代了各种畜力车的作用,各种畜力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并逐渐被淘汰。

大马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