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探析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探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7高企专利授权数量数据来源:科技部高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2017—2019 年,高企专利授权数量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图2-14高企技术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3.高企税收减免情况减税是政府激发高企创新活力常用方式。在细分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是高企减税的主要形式。2017—2019 年,高企不同融资渠道融资规模除创业风投机构投资外,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变化趋势。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探析

1.高企创新贡献

2017—2019 年,高企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见表2-6、表2-7)。具体来看,专利申请数量从2017 年的970 042 件增长到2019 年的1 367 695 件,2018年的增长率高达23.01%;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从2017 年的370 418 件增加到2019 年的517 772 件,2019 年的增长率约为18.90%;欧美日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从2017 年的21 613 件增长到2019 年的33 336 件,2019 年的增长率高达27.87%;PCT 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从2017年的22 748 件增长到2019 年的36 635 件,2018 年的增长率高达41.12%。

表2-6 高企专利申请数量

数据来源:科技部高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

表2-7 高企专利授权数量

数据来源:科技部高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

2017—2019 年,高企专利授权数量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具体来看,专利授权数量从2017 年的573 035 件增长到2019 年的892 775 件,2018 年的增长率高达35.57%;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从2017 年的170 586 件增加到2019 年的219 409 件,2018 年的增长率为16.91%;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从2017 年的138 263 件增长到2019 年的186 546 件,2019 年的增长率高达16.98%;境外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从2017 年的84 994 件增长到2019 年的178 016件,2018 年和2019 年的增长率均维持在43%左右。

2017—2019 年,高企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变化基本稳定,新产品产值占营业收入比重呈现出略微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17 年的37%下降到2019 年的34%;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7 年的36%下降到2019 年的35%(见表2-8)。

表2-8 高企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科技部高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

2.高企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研发投入是激发高企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研究高企科研活动经费支出和细分项目的变化趋势,对分析高企创新产出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表2-9 是高企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7—2019 年,高企科技活动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从2017 年的5.65%下降到2019 年的5.63%。基于细分项目:直接投入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 年的1.73%上升到2019 年2.00%;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 年的0.22%下降到2019 年的0.20%;委托外单位科技活动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 年的0.41%上升到2019 年的0.49%;2017—2019 年,委托境内研究机构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基本不变;委托境内高校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 年的0.02%下降到2019 年的0.01%;委托境内企业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 年的0.17%上升到2019 年的0.30%;委托境外机构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 年的0.03%上升到2019 年的0.05%。综上,2017—2019 年,相对于自主研发的创新发展模式,高企更倾向于进行合作研发,尤其是“企企合作”的研发模式是高企合作研发模式的主要形式。

表2-9 高企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科技部高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

2017—2019 年,高企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如图2-14所示,高企购买境内技术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17 年的0.05%上升到2019年0.09%,而高企引进境外技术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从2017 年的0.08%下降到2019 年0.05%。同时,高企技术改造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也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从2017年的0.50%下滑到2019 年的0.42%。高企引进境外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基本不变,在0.01%上下浮动。综上,可以看出,相对于技术引进,高企更加重视技术改造,改变了过去高企“重引进、轻吸收”的旧有研发模式;相对于对外技术引进,高企更侧重加大引进国内技术。

图2-14 高企技术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3.高企税收减免情况(www.xing528.com)

减税是政府激发高企创新活力常用方式。2017—2019 年,高企减免税总额及其细分项目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从2017 年的1 880.36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2 286.40 亿元;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度从2017 年的656.52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1 404.83 亿元;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额度从2017 年的6.88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6.94 亿元。在细分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是高企减税的主要形式(见图2-15)。

4.高企融资情况

图2-15 高企减税规模的变化

融资约束问题是限制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2017—2019 年,高企不同融资渠道融资规模除创业风投机构投资外,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变化趋势。具体来看,银行贷款额度从2018 年的44 080.23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57 487.10 亿元,年增长率为30.41%;当年获得银行贷款金额从2018 年的26 190.53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37 059.51 亿元,年增长率为41.50%;企业上市融资股本从2017 年的7 178.81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14 586.09 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2.54%;境外上市融资股本从2017 年的309.17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882.71 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8.97%;创业风投机构投资额从2017 年的429.86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1 075.36 亿元,2018 年的增长率约为201.49%,在经历过2018 年的高增长后,2019 年的增长率不升反降,约为-17.02%。综上,银行贷款仍然是高企主要的融资来源,而境外上市融资和风投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正在成为高企融资的新兴方式(见表2-10)。

表2-10 高企融资渠道及规模

数据来源:科技部高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库。

5.高企劳动力要素吸纳与人才结构分布情况

2017—2019 年,高企吸纳劳动力要素的数量规模整体上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见图2-16)。具体来看,高企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从2017 年的2 735.48 万人上升到2019 年的3 436.99 万人;其中,当年新增从业人员从436.80 万人上升到535.20 万人;高企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17 年的86.56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96.20 万人,约占2019 年应届毕业生的1/8。

图2-16 高企吸纳劳动力要素数量的变化

图2-17 反映的是2017—2019 年,高企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人才数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高企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人才中,主要以留学归国人员为主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从2017 年的10.36 万人增加到2019 年的14.38 万人。外籍常驻人员和引进外籍专家的数量规模基本稳定。外籍常驻人员从2017 的4.95 万人增加到2019 年的5.29 万人;引进外籍专家从2017 的1.57 万人下降到2019 年的1.40 万人。

图2-17 高企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人才数量的变化

2017—2019 年,高企高学历人才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数量规模排名第一的本科学历人员,从2017 年的655.10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855.59 万人;排名第二的为大专学历人员,从2017 年的595.17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727.69 万人;排名第三的为硕士学历人员,从2017 年的115.57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149.63 万人(见图2-18)。

图2-18 高企高学历人才的变化

2017—2019 年,高企高技能人才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具体来看,R&D 人员从2017年的413.39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435.47 万人;科技活动人员从2017 年的658.68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824.80 万人(见图2-19)。

图2-19 高企高技能人才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