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州市资源类本底要素及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

柳州市资源类本底要素及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分布在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园地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5.36%。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河口以上河段称为都柳江,以下至柳城县凤山镇龙江口段称为融江,龙江口以下为柳江。与2017年相比水资源量减少了43.8%,与多年均值相比减少了30.9%。经实测资料分析,用枯季最小月平均流量计算地下径流,得到2018年柳州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8.64亿立方米,比2017年增加5.1%。

柳州市资源类本底要素及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

1.土地资源

根据“三调”成果数据,柳州国土总面积为1859678.5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716690.82公顷,建设用地74227.14公顷,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面积为68760.55公顷,比例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92.31%、3.99%和3.70%。

农用地中林地面积最多,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74.83%,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鹿寨县;其次为耕地,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16.39%。主要分布在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园地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5.36%。主要分布在柳城县、鹿寨县和融安县;其他农用地占比3.43%,主要为农村道路、坑塘、沟渠、设施农用地和田坎等。

建设用地中占比最多的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9.75%,主要集中于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城市用地占比为19.18%,主要为中心城区用地;建制镇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7.82%,主要为各县县城及乡镇镇区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7.02%;水利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93%;采矿独立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27%,主要以采矿用地为主,其中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和融安县面积较大;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11%。

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中,陆地水域38626.40公顷,占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面积的56.18%。主要河流有柳江、寻江、融江及水库水面等;湿地占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面积的4.80%,主要为内陆滩涂;沼泽地、沙地和裸地等自然保留地占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面积的39.03%,主要分布在柳城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鹿寨县。

总体而言,柳州市自然生态本底条件优越(七生二农半城),生态空间占总用地的73.36%,其中林地是绝对优势景观类型;农业空间占总用地的21.66%,其中耕地是主要优势景观类型;城镇空间占总用地的4.66%,其中住宅和交通用地是主要优势景观类型。

2.水资源

河流水系:柳州市境内最大河流为柳江,其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西南的上里腊村浪干屯,河源头海拔1032米,分水岭海拔1240米。柳江河流自西北往东南流经贵州进入柳州市境内,最大支流为龙江,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千米,其他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依次为寨嵩河、平永河、双江、古宜河、浪溪河、阳江、洛清江、运江、贝江等9条。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河口以上河段称为都柳江,以下至柳城县凤山镇龙江口段称为融江,龙江口以下为柳江。柳江干流平均坡降1.7‰,流域面积5.8万平方千米,自河源头至柳州水文站河道长587.6千米,集水面积4.5万平方千米。(www.xing528.com)

降水量:2018年柳州市年平均降水量1585.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294.70亿立方米,比2017年减少15.4%,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5%。2018年柳州市各地降水分布不均,各降水量站年降水量在1012.5毫米~3414.0毫米之间。贝江上游年降水量在2000.0毫米~3414.0毫米之间,为全市最高;降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柳城县及柳州市区、柳江中下游一带,年降水量在1012.5毫米~1500.0毫米之间;其他降水量站年降水量在1500.0毫米~2000.0毫米之间。

地表水资源量:2018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31.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708.2毫米,径流系数为0.45。与2017年相比水资源量减少了43.8%,与多年均值相比减少了30.9%。从行政分区来看,与2017年相比,各行政分区水资源量均比2017年有所减少,减少幅度在35.4%~61.3%之间;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鹿寨县,为61.3%。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全市各行政分区水资源量均有减少,减少幅度在8.7%~48.6%之间,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鹿寨县,为48.6%。

出入境水量:2018年,柳州市入境水量为254.4亿立方米,比2017年减少40.5%,其中都柳江从贵州省入境80.72亿立方米,洛清江入境27.58亿立方米,古宜河入境42.14亿立方米,龙江入境102.6亿立方米,石榴河入境1.348亿立方米,少数水量从湖南省境内汇入古宜河。2018年,柳州市出境水量362.3亿立方米,比2017年减少41.4%,其中从柳江流出柳州市的水量357.8亿立方米,从红水河下游流出柳州市的水量4.484亿立方米。

浅层地下水资源:柳州市属南方山陵地区,岩溶地貌发育良好,枯水期河川径流量主要由地下径流补给,水量稳定,河川基流量基本等于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经实测资料分析,用枯季最小月平均流量计算地下径流,得到2018年柳州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8.64亿立方米,比2017年增加5.1%。

总体而言,柳州市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水环境优良,但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柳州市地处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区和西南岩溶区,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属于南岭丘陵区和黔桂山地丘陵二级区,桂北山地水源涵养三级区和桂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三级区。柳州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类型包括面蚀和沟蚀,部分山区存在崩岗、滑坡等重力侵蚀。

尽管柳州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水土保持专项经费不足,使得柳州市水土保持工作缺乏整体性、针对性和连续性,造成市域范围内各种成因的水土流失危害依然普遍存在,生产建设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柳北山地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仍较严重,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