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柏林水资源状况及管理机制

柏林水资源状况及管理机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弗尔河、奥德河、斯比里河和易北河,以及上千个湖泊和大量的运河使柏林附近的布兰登堡地区成为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好去处。这使得柏林市依然面临缺水的问题,水体生态系统十分敏感。柏林市的供水和污水排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布兰登堡褐煤露天采矿区附近的排水。随着褐煤开采的减少,从那里抽到斯比里河的地下水水量正在逐年减少,并且这一情况还将持续。柏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短缺意味着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柏林水资源状况及管理机制

柏林位于冰期形成的华沙—柏林冰河河谷地带,拥有丰富的天然湖泊和河流。森林和湖泊占据了城市面积的24%。斯比里河由西向东穿过市区,形成了197km长的航运河道。

柏林的河道及其滨岸为柏林市及其邻近区域提供了独特的景观。斯比里河、哈弗尔河和其他三大河流,以及流经城市的6条运河,形成了190多km长的航道和3000多hm2的湖泊。哈弗尔河、奥德河、斯比里河和易北河,以及上千个湖泊和大量的运河使柏林附近的布兰登堡地区成为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好去处。

柏林的湖泊很浅,河流流速很慢,尤其是到夏季的时候,水量很少。这使得柏林市依然面临缺水的问题,水体生态系统十分敏感。柏林市的供水和污水排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布兰登堡褐煤露天采矿区附近的排水。随着褐煤开采的减少,从那里抽到斯比里河的地下水水量正在逐年减少,并且这一情况还将持续。为了调节斯比里河的流速,很多大型水库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大量污水的直接和间接排放,工业和其他用途的取水,以及航运和休闲探险等活动,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流水质。由于城市硬地面的不透水性,降雨时,雨水携带大量污染物沿着分散的排水系统流入水体。水质的主要问题是富营养化,藻类的联合生长以及污水植物的生长而导致溶解氧失衡。随着科技进步,水处理能力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污水处理厂排出的磷和氮及其所造成的污染已经大大减少。为了达到Ⅱ级水质(轻微富营养)目标,必须对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排水系统进行改进和规划。(www.xing528.com)

与其他很多城市不同,柏林的饮用水只能靠在市区抽取地下水来获得,而地下水水源大多都紧靠着地表水体。这样一来,有三分之二的抽取水中含有河岸渗透液或者是人工补给的地表水。因此,对于饮用水的供应来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都十分重要。据估计,大约有40%的地下水储量受到污染的威胁,这些污染主要来自那些没有排入下水道系统的点源和面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重金属、酚类、碳氢化合物和铵类,与联邦的其他城市不同,柏林不存在硝酸盐的污染。点源污染的治理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下水道系统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末完工,而面源污染的治理则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前,过多的城市硬地面和不断增长的耗水需求使得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有所缓解,由于耗水量减少了25%,加上广泛的地下水补给,水位开始明显上升。

柏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短缺意味着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对于用水来说,可持续性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取水;使用水量最小化;饮用水和地表水水质之间的直接相关性,要求对水体进行严格的污染控制;废水处理标准必须升高,处理后的废水必须能够用来加快水体的流速;加强区域内的雨水保持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