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孝感市农业水资源状况简述

孝感市农业水资源状况简述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总量居全省第10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50m3,居全省第15 位,亩均占有量1050m3,居全省第12 位。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全省平均值的44.9%和52.3%。表2孝感市三、四级流域分区降水量3.地表水资源量2014年孝感市地表水资源量27.8104亿m3,折合径流深312.4mm,与多年平均比较减少24.3%,与上年比较增加16.5%。

孝感市农业水资源状况简述

(一)土地资源

1.耕地

2014年末实有耕地总资源306.2千公顷,比上年净增1.1千公顷,净增0.36%。常用耕地面积267.88千公倾,比上年净增1.0千公顷,净增0.38%。其中水田209.88千公顷,比上年净增1.79千公顷,净增0.85%;旱地58.0千公顷,比上年净减2.91千公顷,净减4.78%。

2.灌溉

全市2014年有效灌溉面积238.94千公顷,比2013年增加6.17千公顷,增幅为2.65%;旱涝保收面积203.93千公顷,比2013年增加10.46千公顷,增幅为5.41%;机电排灌面积186.06千公顷,比2013年增加8.81千公顷,增幅为4.74%。

3.水产养殖面积

全市2014年淡水养殖面积75298公顷,比2013年增长1731公顷,增幅2.35%;2014年水产品产量41.55万吨,比2013年增长2.56万吨,增幅6.16%。

4.林地

全市2014年林地总面积为203.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56%。其中有林地139.9千公顷,疏林地0.8千公顷,未成林地3.2千公顷,宜林地(荒山荒地)6.7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0.82%、减少0.27%、减少15.26%、减少2.95%。森林蓄积量1012万m3,比2013年增长5%。森林覆盖率为18.76%。

5.草地

全市2014年末草地面积229千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134千公顷,都与上年持平。草地面积构成:天然草地226千公顷,人工草地3千公顷,都与上年持平。

(二)水资源

孝感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8.14亿m3,折合径流深428.4m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6.73亿m3,地下水资源量6.59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不重复计算量1.41亿m3。水资源总量居全省第10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50m3,居全省第15 位,亩均占有量1050m3,居全省第12 位。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全省平均值的44.9%和52.3%。

2014年孝感市水资源总量29.122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81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7.7748亿m3,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不重复计算量1.3125亿m3,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减少23.6%,比上一年增加14.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99m3,比多年平均减少20.1%;亩均水资源占有量725m3,比多年平均减少31.0%。

1.降水量

2014年孝感市平均降水量1027.4mm,折合降水总量91.4565亿m3。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大悟县的宣化店站,为1200.5mm,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安陆市的孛畈站,为815.0mm。最大日降水量于8月30日出现在云梦县唐陈站,降水量为118.0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增加;在时间分布上,4—7月降水量479.8mm,占年降水量的46.3%。各县市年降水量与上年比较,除孝南区和汉川市减少,各县市均增加,其中大悟县降水量增加达27.1%;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除云梦县增加9.9%,各县市降水量均减少。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降水量比较见图1,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降水量见表1。

图1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降水量比较图

表1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降水量

2.流域分区降水量

根据孝感市不同水系特性及分区原则,将孝感市划分为王家坝以上南岸、丹江口以下干流、武汉至湖口左岸三个三级流域分区,竹竿河源、滠水、汉北区、汉南区、澴水、府河六个四级流域分区。孝感市三、四级流域分区降水量见表2。

表2 孝感市三、四级流域分区降水量

3.地表水资源量

2014年孝感市地表水资源量27.8104亿m3,折合径流深312.4mm,与多年平均比较减少24.3%,与上年比较增加16.5%。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3。

表3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全年实测最大径流量为隔蒲潭站,实测径流量为10.78亿m3,花园站实测径流量3.565亿m3,草店站实测径流量1.035亿m3,汉川泵站实测径流量2.812亿m3,汉北河两出口控制站新沟闸为2.025亿m3;汈汊湖进出水控制站汉川闸、万福闸、民乐闸实测径流分别为1.075亿m3、1.682亿m3及-0.1419亿m3

4.地下水资源量

孝感市平原区计算面积4033km2,其他均为山丘区及浅丘区。2014年孝感市地下水资源量7.7748亿m3,比上一年增加8.9%。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4.8935亿m3,山丘区3.0751亿m3,平原区与山丘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1938亿m3。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见表4。

表4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5.出入境水量

(1)入境水量:2014年孝感市入境水总量34.8亿m3,其中汉北河入境水量21.0亿m3,府澴河入境水量7.9亿m3,汈汊湖入境水量5.9亿m3。(2)出境水量:2014年孝感市出境水量38.1亿m3,其中汉北河出境水量14.0亿m3,府澴河出境水量17.0亿m3,汈汊湖出境水量7.1亿m3

6.水资源总量

本年度评价的孝感市水资源总量29.1229亿m3。产水系数0.318,产水模数32.7万m3/km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99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725m3。2014年孝感市水资源量分类见表5。

表5 2014年孝感市水资源量分类统计

7.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孝感市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5座,年初蓄水总量1.76亿m3,年末蓄水总量2.34亿m3

8.供、用水分析

(1)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按水源类型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统计。2014年孝感市总供水量27.1325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6.4343亿m3,地下水供水量0.6982亿m3。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供水量见表6。

表6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供水量

(2)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老口径按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户统计,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城镇公共、农村居民及牲畜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新口径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2014年孝感市总用水量27.1325亿m3,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用水15.4574亿m3,占总用水量的57.0%;工业用水7.9776亿m3(包含火电用水量4.4621亿m3),占总用水量的29.4%;生活用水3.6975m3,占总用水量的13.6%。按新口径统计,生产用水24.8808亿m3,占总用水量的91.7%;生活用水2.2088亿m3,占总用水量的8.1%;生态用水0.0429m3,占总用水量的0.2%。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用水量见表7。

表7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用水量

(3)耗水量。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14年孝感市总耗水量12.0370亿m3,耗水率44.4%,其中农业灌溉耗水量7.9527亿m3,林牧渔畜耗水量1.4410亿m3,工业耗水量1.3741亿m3,居民生活耗水量0.9551亿m3,其他耗水量0.3141亿m3。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耗水量见表8。

表8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耗水量

(4)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是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2014年工业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有化学需氧量10360.44吨,石油类79.08吨,氨氮1501.4吨;重金属中有六价铬0.11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0037吨。与上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了2.31%;各项污染物排放量中,工业COD 排放量增加了22.08%,生活COD 排放量减少了7.83%。氨氮排放量较上年增加3.02%。其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5)水资源利用情况。孝感市水资源总量29.122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81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7.7748亿m3。实际利用水资源量27.1325亿m3,其中客水资源利用量6.1497亿m3,地下水资源利用量0.6982亿m3。(www.xing528.com)

(6)用水指标。2014年孝感市人均用水量558m3,万元GDP 用水量200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02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73L/d,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71L/d。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用水指标见表9。

表9 2014年孝感市行政分区用水指标

9.湖泊水库水环境评价

(1)河流水质。按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面水坏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直观对照法,即单项评价各参数并与评价标准值对照,确定水质类别;综合评价则根据单项评价中最高的参数确定类别,将其定义为Ⅰ、Ⅱ、Ⅲ、Ⅳ、Ⅴ及劣Ⅴ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2014年全市水质监测站24个,评价河长为975.1km。全年综合评价结果是:在评价河长975.1km中,枯水期Ⅱ类河长54km,占总评价河长的5.5%;Ⅲ类河长269.5km,占总评价河长的27.6%;Ⅳ类河长82km,占总评价河长的8.4%;Ⅴ类河长153.6km,占总评价河长的15.8%;劣Ⅴ类河长416km,占总评价河长的42.7%。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氟化物、总磷。丰水期Ⅱ类河长74km,占总评价河长的7.6%;Ⅲ类河长374.5km,占总评价河长的38.4%;Ⅳ类河长222km,占总评价河长的22.8%;Ⅴ类河长129.6km,占总评价河长的13.3%;劣Ⅴ类河长175km,占总评价河长的18.0%。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在已实行监测的十条河流中,澴水、涢水、府澴河、沦河污染十分严重,均出现较长的超Ⅴ类水质污染河段。从河流水质发展趋势来看,枯水期全市水质污染比上一年严重,枯水期超Ⅴ类水质河长比上一年增加161.5km;丰水期全市水质污染比上一年减少河长271km。2014年孝感市各河流水质评价见表10。

表10 2014年孝感市各河流水质评价

续表

(2)湖泊水质。2014年全年期汈汊湖评价面积73.0km2,为Ⅳ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营养化程度为轻度富营养。与上年比较,湖泊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3)水库水质。2014年全年期共评价水库2个,Ⅲ类水水库1个,年平均蓄水量为0.1157亿m3;Ⅳ类水水库1个,年平均蓄水量为0.2529亿m3,主要污染物为总磷。从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分析,解放山水库为轻度富营养,界牌水库为中营养。2014年孝感市水库水质状况和营养化状况见表11。

表11 2014年孝感市水库水质状况和营养化状况

(4)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2014年对孝感市6个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全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全年水源地水质合格次数/全年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次数)大于等于80%为年度水质合格水源地。6个饮用水源地中,合格水源地有2个,不合格的有4个。水源地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2014年孝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见表12。

表12 2014年孝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5)主要水功能区水质状况。2014年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孝感分中心对孝感市7个县(市)区的22个水功能区共24个水质监测断面(点)进行了监测、评价,并对全年监测结果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湖北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考核技术方案》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了评价、统计。所有水功能区均按频次法进行达标统计,全年达标率超过80%的水功能区为达标水功能区。全市22个水功能区中,按全因子评价,有7个功能区达标,孝感市综合达标率为32%。按双因子评价,全年共11个水功能区达标,达标比例50%。2014年孝感市各县(市)区水功能区考核达标情况见表13。

表13 2014年孝感市各县(市)区水功能区考核情况统计

续表

续表

(三)气候资源

1. 2014年气候特征

孝感市2014年平均气温略偏高,2013/2014年冬季气温偏高,为弱暖冬,3月气温异常偏高,夏季气温偏低;降水量大部偏少,特别是汛期降水明显偏少,年内共出现9次暴雨过程;日照时数偏少。入春早,入夏正常,入秋迟,入冬正常。梅雨期入梅、出梅较常年偏晚,梅雨强度接近常年。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雾、霾、干旱、暴雨、强降水及其次生灾害、寒露风、低温冰冻等,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2.主要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

(1)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2014年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6.4℃(云梦)~17.2℃(孝感),各站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0℃~0.9℃。2014年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7.8℃,8月4日、8月5日出现在大悟、孝昌站。极端最低气温为-6.1℃,2月11日出现在大悟站。我市2014年1月平均气温最低,8月最高。从图2可以看出,2014年我市月平均气温主要以偏高为主:2月、7—8月平均气温偏低;1月、3—6月、10月气温持续偏高,其中1月、3月异常偏高,各站普遍偏高3.0℃以上;9月、11—12月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图2 各站2014年各月气温距平

图3 2014年孝感市全市降水统计

2014年四季气温特征。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5.3℃(大悟)~6.1℃(汉川),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6℃~1.2℃,为弱暖冬年。12月月平均气温明显偏高,月内以连晴天为主,只有一次冷空气降水过程,上旬和中旬旬平均气温偏高、下旬偏低。1月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月内有两次弱冷空气过程,受地面暖低压影响出现2次异常高温天气。5 站月平均气温、6 站月极端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大值。2月月平均气温大部偏低,月内影响我市的冷空气过程频繁,气温变幅大,上旬和中旬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平均气温均偏低,下旬气温回升,气温明显偏高。春季(2014年3—5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7.5℃(云梦)~17.8℃(汉川、孝昌),较常年同期偏高1.2℃~1.9℃。我市3月14日入春,比常年略偏早。3月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下旬旬平均温度较常年平均偏高5℃~6℃,多站突破历史极值。4月平均气温总体偏高,月内有一次弱冷空气降水过程和4次暴雨天气过程,上旬以晴好天气为主,旬平均温度偏高,中、下旬出现连阴雨天气,旬平均温度略偏低。5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大部略偏低,下旬旬平均温度偏高。夏季(2014年6—8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6.1℃(云梦)~26.9℃(汉川),与历年同期相比,偏低0.2℃~0.9℃。我市5月22日正常入夏。6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偏高,下旬偏低,10—11日大部地区出现了最高气温高于35℃的高温天气,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6.9℃。7月气温前低后高,上、中旬气温偏低,下旬大部分时间维持晴热少雨天气,气温偏高,月内各站平均气温达31℃以上共有4~5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共有6~9天,月极端最高气温达37.6℃。8月平均气温明显偏低,3—5日出现一次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23日出现一次最高气温超过32℃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为37.8℃;7日开始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5℃~7℃,12日全市6个站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出现罕见低温凉夏。秋季(2014年 9—11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7.2℃(云梦)~18.6℃(汉川),与历年同期相比,除云梦偏低0.1℃外,其余各站偏高0.5℃~1.4℃。9月中旬持续连阴雨天气,并有两次冷空气过程,气温明显偏低,中旬17—20日出现中度湿冷型寒露风;下旬多晴好天气,气温回升明显,大悟站下旬平均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0月各旬气温均偏高,旬间差异明显,前高后低。10月6日我市正式入秋,较常年偏晚。11月气温大部偏高。12月8日开始,我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已达到入冬标准,我市正式入冬。

(2)降水:全年降水偏少。2014年全市年降水量为1017.8(孝昌)~1224.3mm(孝感),各站较历年同期相比,除云梦、孝感站偏多4%、7%外,其余各站偏少2%~16%(见附表)。从空间上看(如图3),降水量大致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征;从时间上看(如图4):全市各测站降水各月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7—9月;12月降水量最少,全市平均值为0.7mm;4月、8月降水量最多,平均为205.0mm、202.5mm,月最大降水量271.8mm,出现在4月大悟站;2014年云梦站、应城站各有 1日日降水量≥100mm,其余各站均没有出现大暴雨:全市最大日降水量为113.7mm,8月31日出现在云梦站。年降水日数为102(大悟)~111(孝昌)天,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03天。

从图5 可以看出,2014年我市月降水量长时期偏少。1月、3月、5—7月、12月月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特别是主汛期间,我市持续晴热少雨天气,降水量偏少,旱情快速发展,蓄水形势格外严峻。12月降水异常偏少,较历年同期偏少94%~99%;2月、4月、8—11月月降水量偏多,特别是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下旬降水均偏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图4 2014年各站各月降水量(mm) (红色粗线标出了各月全市平均降水量值及其分布)

图5 各站2014年各月降水量距平(%)

各季节降水量特征。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全市降水量为87.1(孝昌)~127.2mm(汉川),各站较历年同期相比,除大悟偏多3%、安陆与历年持平外,云梦、应城、孝感和汉川站分别偏少16%、17%、13%和7%。冬季降水主要集中在 2月;12月降水异常偏少,仅上旬末有一次降水过程。1月降水偏少,中旬至下旬初以多云到晴天天气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上旬和下旬。2月我市降水过程多,降水日数偏多,降水量级多以小雨雪为主,后期出现了两次中雨天气过程。春季(2014年3—5月)全市降水量为287.7(孝感)~365.0mm(大悟),各站较历年同期相比,大悟、安陆站偏多27%、6%,其余各站偏少9%~17%。春季我市出现了6次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有4次出现在4月。季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较常年相比,4月降水量偏多,3月、5月偏少。春季我市各县市进行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我市旱情、促进春耕春播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夏季(2014年6—8月)全市降水量为258.7(汉川)~521.8mm(云梦),与历年同期相比,除云梦、孝感站较历年同期略偏多外,其余各站偏少12%~50%。夏季我市降水日数偏少,降水过程偏少,降水量前少后多。6、7月降水大部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8月。6月降水过程较少,降水日数较少,上旬、中旬各有一次降水过程,下旬多阴雨天气。7月降水较分散,主要降水集中在3—4日和11—12日两次暴雨天气过程。8月降水过程较多,降水日数较多,多阵性降水,降水较分散,主要降水集中在下旬,月末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是我市进入汛期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有效地缓解了我市旱情。秋季(2014年9—11月)全市降水量为233.1(大悟)~mm350.0(汉川),较历年同期偏多28%~72%。季内各月降水均偏多。9月我市降水日数较多,主要降水集中在中旬连阴雨和28日晚。10月我市雨日5~6天,共有两次降水过程,月降水量的60%~70%集中出现在28—30日。11月上、中旬降水量偏少,下旬降水量异常偏多。

(3)日照。2014年日照时数偏少。2014年全市总日照时数合计在1492.0(汉川)~1867.3(大悟)小时之间,各站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16%。2014年各站各月日照时数分布如图6 所示:2月日照最少,全市平均值为57.4 小时;7月日照最多,平均为210.5 小时;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36.9 小时,7月出现在云梦站。

从图7 可以看出,2014年我市月日照时数大部分呈现偏少的状态,特别是4—6月、8—9月、11月多阴雨天气,日照偏少;1月、3月、10月和12月大部偏多;2月阴雨(雪)天气,日照不足,偏少近50%。

图6 2014年各站各月日照时数分布

图7 各站2014年各月日照时数距平(%)

(四)生物资源

1.粮食作物

201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6.9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0%。2014年粮食总产227.41万吨,比上年增长3.43%。

2.经济作物

2014年全市经济作物面积256.3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26%。其中:棉花面积29.6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72%,总产3.125万吨,比上年减少24.43%;油料面积114.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85%,总产23.928万吨,比上年减少1.16%。

3.林业

2014年,全市当年造林面积12370公顷,比上年增3137公顷,增长17.07%。其中用材林7295公顷,经济林2922公顷,防护林2135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17.55%(1553公顷)、减少24.24%(935公顷)、减少25.4%(727公顷)。2014年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2160公顷,比上年减少324公顷,减少13.0%;四旁植树5300万株,比上年增长792万株,增长17.57%;未成林抚育作业面积43909公顷,比上年减少3885公顷,减少8.13%;成林抚育面积58926公顷,比上年增长1167公顷,增长2.0%。

4.牧业

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406.13万头,比上年增长4.48%;家禽出笼1230.99万只,比上年增长47.57%;生猪存栏302.44万头,比上年增长1.65%;家禽存笼10672.09万只,比上年增长166.36%;禽蛋产量39.07万吨,比上年增长5.28%。

5.渔业

201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4.11万吨,比上年增长6.16%。淡水养殖产量40.76万吨,比上年增长1.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