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体系的空间结构分析

城乡体系的空间结构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柳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强化跨区域的协同发展,以城乡空间结构为抓手,围绕分类指导、分区发展和管控的规划任务,构建分工合理、层次清晰的“一区一核、两副三带、多节点”市域城乡空间体系。以柳州市及各县中心城镇为中心,发展区域内各级综合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乡镇,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形成“多节点”发展格局,有效支撑中心城镇发展,加快实现柳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体系的空间结构分析

柳州市的城镇体系发展处在中心集聚阶段,市辖区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区域,县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也不断增长,成为区域城镇化的中心,而外围乡镇,特别是离县城距离较远的乡镇城镇化发展相对缓慢。

结合新时期柳州市的发展要求,按照“核心带动,轴线引导、多点支撑”的布局模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前提,构建与生态格局融合的市域城乡空间格局。以柳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强化跨区域的协同发展,以城乡空间结构为抓手,围绕分类指导、分区发展和管控的规划任务,构建分工合理、层次清晰的“一区一核、两副三带、多节点”市域城乡空间体系。

一区(柳州都市区):即市域城镇的发展重点区域,包括中心城区、鹿寨县城、柳城县城以及周边的乡镇。通过集聚高端产业,完善综合服务,依托轨道交通将主城区与柳东、柳江、北部生态新区和鹿寨县城连通,推动中心城区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最终形成规模大、功能全、带动强、辐射广的柳州都市区。

一核(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是城镇发展的核心,区域人口、产业、交通枢纽的集聚中心。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实现人口要素集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布局,做大做强支柱工业,打造产业集群,巩固工业基础;发展城市复合型、立体化交通网络与多式联运系统,增强和提升区域交通枢纽作用。

两副:即鹿寨副中心和融安、融水协同副中心。通过副中心城市建设,提高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辐射和带动周边县城发展。

——鹿寨副中心。鹿寨县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心城区相毗邻,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配备较为完善,且地理位置上鹿寨县与柳州汽车城相近,与柳州汽车城发展紧密相连,已具备接受柳州拓展的条件,是未来柳州中心城区拓展的第一选择,也是未来柳州核心圈层拓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融安、融水协同副中心。融安、融水处在同一发展轴上,地理位置相近,城镇规模相似,职能互补性强,且均处山地环境,城镇发展拓展空间有限,两个县城融合发展既反映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也具有现实基础,有力支撑和带动北部地区的发展。(www.xing528.com)

三带:柳来桂区域城镇发展带、三柳生态城镇带、柳河粤协同发展带三条城镇发展带。

——柳来桂区域城镇发展带。区域性城镇发展带,促进新增人口和产业在该轴带上集聚,促进柳来一体化发展。

——三柳生态城镇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控制工业发展,促进旅游发展;打造特色县城、风情小镇。

——柳河粤协同发展带。主动东联粤港澳大湾区,借力河池市区动迁,打造区域协同协调发展轴,增强该发展带上的交通支撑、培育产业城镇。

多节点:均衡分布于市域的各级乡镇。以柳州市及各县中心城镇为中心,发展区域内各级综合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乡镇,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形成“多节点”发展格局,有效支撑中心城镇发展,加快实现柳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