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力递减曲线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力递减曲线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国人口的年龄与消费关系看,固然也呈现消费力随着年龄提高而减弱的趋势,却算不上是一个“谜”,因为消费水平变化与收入水平变化的轨迹是相一致的——收入低,消费必然受到抑制。劳动收入和消费达到峰值之后的变化,就是所谓的消费力递减曲线。而且,由于实际退休年龄偏低,即很多人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便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得这个消费力递减曲线来得更为明显。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力递减曲线

经济增长既靠供给侧的因素驱动,也靠需求侧的因素拉动。后者包括净出口即外需、投资内需和消费内需三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驾马车”。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向高质量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益重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下降等因素作用下,净出口需求将趋于疲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从长期看,投资需求将进入一个常规增长的周期。因此,客观上需要把最终消费需求打造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迅速提高,老年人规模相应扩大。例如,预计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2.45亿。这个年龄组的庞大人群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进一步挖掘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潜力,使之在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这里遇到另一个与老龄化相关的递减曲线,即随着年龄增长消费力递减现象。国际上的研究发现,临近退休和已经退休的人口群体,其消费力趋于减弱。在发达国家,这个现象与人们随年龄增长,收入水平更高、财富积累更多的情况相悖,所以被称为“退休消费之谜”。从我国人口的年龄与消费关系看,固然也呈现消费力随着年龄提高而减弱的趋势,却算不上是一个“谜”,因为消费水平变化与收入水平变化的轨迹是相一致的——收入低,消费必然受到抑制。(www.xing528.com)

从横截面数据看,我国人口的收入水平随年龄增长,实际上呈现一个倒“U”字形曲线,即一个人大约从20岁才开始具有劳动收入,随后劳动收入得到迅速提高,并于25—45岁之间达到峰值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在此之后则逐渐下降,到60岁以后便基本消失了。与此对应的是,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也在30—40岁之间形成峰值,随后便缓慢地降低。劳动收入和消费达到峰值之后的变化,就是所谓的消费力递减曲线。

可见,老年人消费扩大并为宏观经济的消费需求做贡献的根本制约,在于他们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而且,由于实际退休年龄偏低,即很多人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便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得这个消费力递减曲线来得更为明显。此外,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都低,也构成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