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塑造与培养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塑造与培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校企合作不够密切与深入,在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缺少载体,显得有些空泛,缺少具体的模式与方法等。一般来说,知识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技能(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而工匠精神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与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工匠精神的融入与内化需要有效的手段与载体。所以在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载体的选择是工匠精神培养能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关键。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塑造与培养

1.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其中有专注、专业、坚持等优秀品质,一生从事一个事业等多个方面。从微观来看,工匠精神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从中观来看,工匠精神是一种品质;从宏观来看,工匠精神体现着对人和劳动的认同和尊重,是一种社会担当与人文关怀。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不少制造类专业更是明确地提出工匠精神或大国工匠的培养,从这一点来看,工匠精神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做法有:请企业专家与高技能人才到校进行培训与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成立学生专业协会;校内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虽然工匠精神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工匠精神的培养还不成体系,真正的工匠精神氛围还没有形成。由于校企合作不够密切与深入,在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缺少载体,显得有些空泛,缺少具体的模式与方法等。

2.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的实践

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级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又不同于专业知识与技能。一般来说,知识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技能(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而工匠精神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与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工匠精神的融入与内化需要有效的手段与载体。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学或许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主线,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本是一体的,缄默知识的掌握与隐性技能的形成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载体的选择是工匠精神培养能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关键

(1)工匠精神进专业——学习大国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将职业素养的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之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具体的人才规格要求,让职业素养要求可以有效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纲领性文件,起到统领作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专业导论、工匠精神等课程,最关键的是融工匠精神内容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改革课程教学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在项目与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教学载体的选择必须具有多重性,能同时满足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培养,同时具有教育性。改革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是需要培养的,在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与使用上,适当增加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

(2)工匠精神进校园——感受大国工匠风采

营造工匠精神与工业文化氛围,建设真实的企业环境与实践教学条件,在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全面实行6S管理,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感受企业的文化与要求。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则选择合适的真实生产项目作为载体,特别是选择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产品,在教学中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www.xing528.com)

(3)工匠精神进教材——校企开发专业教材

可以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材,针对不同阶段在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学习重点不同,在职业素养方面学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在专业导论、企业访岗等阶段,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也将是从整体上进行认识,从整体上感受企业文化、环境、员工的精神状态等多个方面;在轮岗与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将从具体与细节方面直接接触企业文化,在具体的工作中感受与学习职业素养。例如,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过程中,实现身份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转变,实质上是要实现思维、行动的转变。如对于质量,在学校实习实训时生产加工一个零件,通常会根据学生完成作品的正确项进行评价,如一个产品有多项尺寸、形状等方面的要求,学生完成了其中的部分要求,则相应部分给分。然而,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大多并不是这样要求的,一个有多项技术要求的产品,只有当所有技术要求都达到标准时这个产品才是合格的,即多项单独的技术要求构成了产品技术要求的整体,只要其中的某一项及以上技术要求不能满足,则这个产品就是个次品或不合格品,而不会是一个良品。在学校训练时是将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分割与独立,而实际使用过程中是不能分割的。

(4)工匠精神进寝室——实施职业素养工程

对学生在校的职业素养培养实行积分制考核,将职业素养的要求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或补充,让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可识性、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从整体上实施职业素养培养工程,借鉴优秀企业在员工职业素养培养与管理方面的做法,创新学生培养与管理方法,从整体上较早地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尽早地实现与企业的对接,让学生的职业素养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5)工匠精神进课堂——聆听大国工匠教诲

可以请企业的工匠与技术专家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为学生开设相应课程;同时还可开设好第二课堂活动,设置专业协会等,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增加职业素养等相关内容,以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精神,举办技能节等活动,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氛围。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开设一门课程或开设几个讲座就能解决的问题,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有效的载体,更需要和载体实现有效的融合与整合。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课应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载体,专业素养需要与专业内容紧密联系,以项目与任务培育德才兼备、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精湛的技艺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